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百花】指尖上的温暖

 2021/09/03/ 04: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刘彦林

指尖上的温暖

  刘彦林

  那天,我在缝纫机的抽屉里偶然找到一根缝衣针,它的周身布满褐色的铁锈,这就是母亲缝过许多衣服的缝衣针啊!那根小小的针,曾经是一束亮光,照亮过我的生活,令我至今铭怀。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奶奶坐在堂屋的土炕上,身旁放着浸润了岁月沁色的针线笸箩。她细眯着眼睛,好不容易才把一根细线从缝衣针的针眼里穿过去,右手拿针,在头发里轻轻地擦拭几下,再对着左手拿的针线活,一丝不苟地缝起来,她在给我们缝补破了的袜子。那时的奶奶,已经翻过九十岁的人生之坎,但眼睛不花,耳朵不聋,手脚勤快地做这做那,根本闲不住。她由于能为我们补袜子而觉得自己还有用处……

  随后是我的母亲。我年幼时,半夜醒来,经常看到母亲还在煤油灯下专注地缝着衣服的情景。我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家里其他人的衣服也是出自母亲之手。母亲嫁给我的父亲后,不仅担负下地劳动的体力活,还担负起了给一家人缝衣做饭的事。缝衣只能在农活和家务做完的间隙去做。夏天来临,我们家每人都要穿一件衬衣;秋天渐深时,每个人也得有一件秋衣;隆冬前,必须给大家备好过冬的棉衣。布料是她从县城供销社里凭布票买来的,裁剪也是她自己画样儿动剪刀,然后飞针走线,让细密的针脚把布料紧密地缝在一起。一件衣服,少说也得她耗费三五天时间。在下雨进不了田地的日子,母亲坐在门口的小凳上,借着屋外的亮光赶制一件件衣服。更多的时候,她在别人进入梦乡后,在那盏昏暗的油灯陪伴下,依然忙碌着。她灵巧的手,如小鸟儿在布与布的缝隙间飞动;她的手指宛如鸟喙,在轻盈地啄动,布面上便留下疏密有致、整齐划一的针脚。缝棉衣更耗费人的精力,但母亲做得乐此不疲,似乎她小小的身躯里有着源源不竭的动力,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疲惫——因为她的心中装着一家人的冷暖,才如此不顾惜身体地做着一件件针线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家添置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母亲就成了会做衣服的蜜蜂。母亲把那台缝纫机视作宝贝。当母亲踩动缝纫机踏板,不出一个时辰,就会有一件新衣诞生。缝纫机哒哒的转动声,在我耳畔是动听的音乐,有着阳光一样充沛的温馨。然而,对于棉衣之类的衣物,母亲还是采取手工缝制,也许她亲手缝制的棉衣,会有更多的融融暖意吧!

  此后是我的姐姐。那时,姐姐刚从初中毕业,她除了干一些寻草喂猪的轻松活儿,还要在母亲的督促下做女红。印象中,姐姐纳过不少鞋垫,用彩色的丝线绣过山茶花、牡丹花,也绣过喜鹊登梅和鸳鸯戏水之类。姐姐给我纳的鞋垫上,绣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姐姐初中毕业后,她选择了做农民。可是,她不想让我这个弟弟步她的后尘,便以这种方式对我进行鼓励。我清楚地记得,姐姐还做过两双布鞋——在出嫁前,按照传统习俗,需要给未来的丈夫做两双鞋作陪嫁,装在红皮箱中,在喜日那天展示给夫家的亲戚。

  当我把那根缝衣针放回原处,轻轻关上缝纫机的抽屉时,好像和过去的生活做了一个告别,心中滋生出了一丝不舍和温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