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领航 初心不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勤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共民勤县委 民勤县人民政府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勤蜜瓜丰收了。
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辖18个镇、248个村。总人口26.06万人,常住人口17.85万人,有汉、藏、回、土、满等19个民族。
近年来,民勤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在夯基础、促发展、惠民生上持续发力,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绘制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美丽画卷。全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昂首阔步行走在建设幸福美好新民勤的康庄大道上。
夯实思想基础,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民勤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县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民族事务委员单位及其职责和兼职委员等工作制度,健全县、镇、村三级网络和镇、村两级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民勤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是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与“四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二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准,构建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促进各族学生语言相通、人心相融。三是在公园、广场、宾馆、旅游景点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铁艺100多件,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栏500多个,绘制文化墙3000余平方米,悬挂横幅标语6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主题街和展厅各1个。四是在“绿洲民勤”和“民勤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发布文章(信息)1000余条、微海报100多期,采访报道单位50家、个人30名;制作专题片28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常态化播放宣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省有名的“文化之乡”,素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早在2800多年前,先民就在境内创造了灿烂的“沙井文化”。民勤县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村(社区)2个,民俗文化馆1个。挖掘沙井文化、苏武文化和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开发苏武牧羊、大漠灵驼、沙漠雕塑等系列文创产品,树立民族团结样板和民族文化品牌,充分展现中华文化根深干壮,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交融互鉴的壮美画卷。
坚持党委领导,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民勤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入,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完善县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印发《民勤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体系实施方案》《民勤县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工作方案》《民勤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民勤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确定“134568”工作思路(突出“一条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三张名片”:创建+生态、创建+文化、创建+旅游;实施“四项工程”:氛围营造工程、教育培训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典型培育工程;做到“五个结合”:与城乡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战略、文明城市创建、平安民勤建设、巾帼建功新时代等有机结合;做实“六项工作”:召开部署会、拍摄专题片、举办培训班、开展主题活动、培树先进典型、打造主题街(公园);推进“八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计划,纳入巡视巡察内容,拨付专项资金确保创建顺利开展。建立跨省联创共建新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签订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协议书,强化区域协作,深化创建内涵,拓展创建范围。主动融入武威市打造“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门户市行动,助推武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武威品牌”贡献民勤力量。
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在全县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示范创建格局。在机关,将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日常学习和教育培训重点内容,开展专题学习65场次,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民族工作水平。在企业,将民族团结有效融入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和企业文化,全力维护少数民族员工合法权益,以创建促双赢。在社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巷)道10条,加强改进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积极解决劳动就业、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实际困难,推动各族群众相互嵌入式融合发展。在乡镇,开展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手牵手”“心连心”等主题活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提升幸福指数。在学校,开展手抄报、书画作品展、征文、演讲比赛、主题队会、文艺汇演等教育活动300多场次,教育引导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部队,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军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在家庭,通过层层评选,培树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12个,宣传最美家庭故事,营造人人讲团结、个个争模范的氛围。
加强散杂居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对全县217户少数民族家庭开展摸底建档和产业帮扶,对30户建档立卡少数民族家庭持续开展走访排查提升工作,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困难家庭68次。每年从县长教育基金中资助品学兼优少数民族困难学子,2015年至2020年,31名少数民族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456名少数民族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贫困生生活补助等政策。在少数民族集聚区建设综合文化站1处、民族书屋2个,民族工作室3个,建设宣传长廊1处、同心广场1个。协调解决300多名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务工问题。落实异地医疗报销制度,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全覆盖。建立流入地与流出地“两头对接”机制,实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双向服务、双向管理,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建立县级领导接待群众信访工作制度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依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聚焦发展主题,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民勤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矢志生态报国,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实施《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今年以来,完成重点风沙口治理5.73万亩、人工造林8.65万亩、沙化草原治理3.8万亩、乡村绿化2100亩。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培育发展公益治沙平台,建立“四方墩”“和飞蚂蚁”等公益林基地26个,完成义务治沙造林10.5万亩。建立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全力保护宝贵的林草资源。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农业节水抓提质增效,打造高效节水示范点15个,南湖灌区压减配水面积4.15万亩,机井全部安装智能化计量设施。工业节水抓减排防污,严格用水总量与定额管理,新建项目全部配套水循环利用设备。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大措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巩固提升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成效,持续深化“清四乱”专项行动,红崖山水库断面、扎子沟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民勤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范例奖”“全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各族群众共保美丽绿洲、共建美好家园、共促民族团结的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勤县始终将产业培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立足自身优势和基础,突出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提质良好态势。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围绕蜜瓜、茴香、果蔬和肉羊“3+1”主导产业,坚持走“园区+基地”的路子,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建成7个产业园区和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发展近300个规模化产业基地,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珍宝蜜瓜产业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达78个、“甘味”农产品达8个,获得“中国肉羊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四块金字招牌。做精做优生态工业,抢抓“双碳”重大机遇,调整优化“一区两园”产业布局,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兴业48.5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顺利推进,太西煤二矿、易阳煤矿产销两旺,总投资20.3亿元的远景智能风机制造基地、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高温熔盐储能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等项目开工建设。做特作响文化旅游业,打造苏武沙漠、石羊河两个3A级旅游景区,建成沙漠雕塑创作基地、摘星小镇、苏武小镇、乡村记忆博物馆等一批优质景点,“沙海绿洲·绿洲碧海”文化旅游品牌逐渐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践行为民初心,全面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认真执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低收入人口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跟踪监测,对新识别纳入的“两类户”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好民勤县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乡村建设示范县机遇,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完成12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4个镇区及10个三类村庄风貌整治设计方案,建成公共休闲绿地187处,完成农户改厕2335座、村庄风貌改造提升39个社。确定1个镇和12个村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全县乡村建设探索有益经验、打造示范样板。结合新一轮创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打补丁”百日攻坚行动,城区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老旧小区改造、物业设施智能化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智慧民勤“城市大脑”建成试运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荣获“甘肃园林县城”称号。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义务教育阶段薄改与能力提升、职专实训基地、中医院整体搬迁、县医院医技大楼、老年公寓、失能老人养护院、农村文化广场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健全完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设立扶贫济困医疗基金救助贫困家庭,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坚实,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民勤县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昂扬的姿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智慧和力量,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担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8月31日【乡村·新聚焦】“蜜瓜之乡”擦亮金字招牌——民勤县做大蜜瓜产业见闻
- 2021年08月30日民勤4个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
- 2021年08月29日总投资20.3亿元,民勤县4个重大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