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大地,山清水秀,一幅美丽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通讯员 谢炜 郭磊
据定西市生态环境局岷县分局监测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岷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6,优良天数占比98%。
开局“十四五”,岷县推进“生态立县”战略,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空气更清新 群众更具幸福感
秋日,蓝天白云是岷县常见的美景。清晨,亦或傍晚,市民们漫步在公园,呼吸着新鲜空气。
“以前道路泥泞,到处尘土飞扬,也很少见这样的蓝天。”65岁的岷阳镇居民张刘生颇有感触地说,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天更蓝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满”。
美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岷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围绕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健全完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紧抓水、气、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企业绿色升级、城乡扬尘全面清洁。
山水更清秀 群众更具获得感
俯瞰岷州大地,蜿蜒盘旋的洮河里,野鸭戏水、鱼儿畅游;远处大山身披“绿装”,环抱着这个宁静的小县城。
岷县在坚持“河长制”“警长制”的基础上,今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压实各级责任,统筹各方力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仅2021年上半年,岷县完成城乡面山绿化2.95万亩,通道绿化美化572公里,全民义务植树320万株,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5000亩,退化林分修复3000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人工造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10.63%,林木绿化率30.52%。
洮河是黄河的支流,更是岷县的“母亲河”。岷县通过“春雷2021”河湖管护攻坚行动,采取河长巡河、实地核查、监督举报等方式,对县内所有河流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持续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和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闾井河(榜沙河)范围划定及规划编制工作,洮河、叠藏河、纳纳河等沿线生态持续改善,3个饮用水和3个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标准。
天更蓝,水更清。
绿色发展,端起生态产业“金饭碗”
岷县县委在十五届十六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体系构建,产业兴旺下活“一盘棋”、生态宜居绘制“一幅画”、乡风文明追求“一片好”、治理有效做到“一条龙”、生活富裕连成“一条心”,让群众端起生态产业“金饭碗”。
林建民是马坞镇双燕自然保护区一名管护人员,近期刚刚领到工资的他为自己购置了一身新衣服。目前,像林建民一样的生态护林员,全县共选聘了1221名,管护面积68.04万亩,每年人均管护报酬为8000元。同时,全县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976.8万元、天然林保护工程336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82万元等惠农惠民资金已全部拨付到户,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助推了生态环境建设。
好生态增添致富新渠道,绿水青山引客来。西寨镇四面环山,洮河穿镇而过。西寨镇桥上村的“老汉炒鸡”小店生意兴旺,吃炒鸡、游乡村成了游客的新时尚。“西寨的自然美景和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了许多游客,尤其自去年的乡村旅游节过后,成为有名的网红打卡点了。”“老汉炒鸡”小店的负责人刘平霞说。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岷县接待游客人数67万人次,同比增长24%,生态旅游综合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22%。
一幅天蓝、山绿、水秀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在岷州大地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03日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 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甘南州“五无甘南”创建行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