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负有心人 体育火种播乡间
“快,传球。”
“加油,球进了!”
“孩子们太棒了!”
……
2020年7月的一天,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里,一位年轻的教练正带领一群孩子在崭新的笼式足球场上进行比赛,孩子们身着统一的球衣,在绿地上矫健地奔跑着,阵阵欢呼声和加油声在小山村里久久回荡……
这位年轻的教练名叫张志翔,有着一张黧黑的脸,短短的寸头衬得人很精神,孩子们围着他一会儿叫老师一会儿叫教练,显然他不仅是一位足球教练,还是一名体育老师。然而,他其实是一位驻村干部,来自甘肃省体校训练科,2018年4月,被派驻华池县乔川乡杨湾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初来杨湾湾村时,张志翔对这里的印象就是人们思想意识落后,村级干部管理方式落后,老百姓的文体生活基本没有,当地的特色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村里的小学地方很大但没有体育老师。
“抓党建,促脱贫”,张志翔一直在搞体育教育,没有做过具体的党建工作,面对杨湾湾村“两委”工作基本瘫痪的现状,他也有些不知所措。大概是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县上为此专门抽调了一批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到各村去帮助抓党建。由于村干部大多文化水平低,文件处理不行,张志翔和村支书、指导员一起共同完成文件资料的填写整理工作。到2019年,党建工作终于恢复了正常,以前的一言堂等不良作风也得到了改善。
通过一年的党建和入户调查,张志翔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计划,他把这个想法向省体育局做了汇报。他认为,体育扶贫就要凸显体育特点,把赛事放到华池去,用赛事引领扶贫,以赛事来扶持产业。他还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搞“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但因为技术上的限制,没能实行。
在省体育局的支持下,华池县的体育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不仅举办了全省青少年篮球赛这种高级别的大型赛事,还创办了全国首届乡村夏令营,随着各种乡村运动会纷纷办了起来。很明显的,运动会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快乐,增强了凝聚力,也给地方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华池有三宝,荞麦、羊肉、黄酒,可惜都还处于家庭手工作坊模式,没能形成规模生产,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无疑是目前最好的脱贫致富路子。张志翔认准了这一点,积极衔接省体育局,在杨湾湾村创立一个肉羊养殖合作社,又通过荞麦、小米等当地特产进行产业消费扶贫,他努力通过体育扶贫,不断去改变当地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
对于三年驻村经历,张志翔深有感触。他认为体育扶贫,不仅仅是给乡村建体育设施,让群众强身健体,还要把体育精神的正能量带给群众,让他们能够自发去寻求路子摆脱贫困,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
村里逐渐建起了文体广场、健身步道,村民开始养成闲暇时间去锻炼的习惯,广场舞也在妇女中盛行起来。但最让张志翔挂念的还是小学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没有体育课而耿耿于怀。“全校包括幼儿园在内有49个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总共4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兼好几门课。”张志翔说,他现在回想起刚来时看见孩子们在水泥地和砖块混合成的小场地上玩耍,还会感到心酸。
张志翔主动提出给孩子们做足球训练,成为了学校编外的体育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动作技术,他总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固定为孩子们上足球课。
“对于孩子们来说,足球运动不仅能健身,还有益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意志训练,还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张志翔说,“我们国家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扶贫工作也一样,孩子是未来,是希望。”
如今,在甘肃省体育局“体育+”扶贫模式的大力帮扶下,杨湾湾小学有了标准化的笼式足球场、男女足球队、足球训练课,还可以开展篮球、田径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就连周边村子的村民也来看孩子们踢球……足球,正改变着山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的确,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体育人里的一位驻村干部,就身体力行地将扶贫工作从自家娃娃开始抓起。
2019年4月,就职于甘肃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刘举斌,主动“请战”参加扶贫工作,被派驻华池县桥川乡徐背台村。刘举斌的妻子在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得知丈夫要去乡下扶贫,有些不能理解,9岁的大女儿在上小学,需要辅导学习,小女儿才两岁半,她因为经常上夜班,多数时间是刘举斌在看顾孩子,他这一走,两个孩子谁来看?
面对妻子的不知所措和家里的实际困难,刘举斌不得已向岳母求助,但却得知老人家患了子宫癌。正在他焦头烂额之时,岳母知道了他要去驻村扶贫的消息,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就放心去,孩子她会帮着照看,并对他说:“趁着还年轻就应该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这样才能获得新的收获。”
“我最感激的人就是我的岳母,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和觉悟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也让我觉得选择来驻村的行动更有意义。”这位有些微胖的中年男人,在说起岳母时明显有些激动,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5月20日,刘举斌毅然离开兰州,来到华池县乔川乡徐背台村,在一孔30平方米的窑洞里,开启了他的驻村工作。窑洞里一张办公桌、一张床、一个小灶台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温馨别致。
“第一次来到这里,坐了10个小时的汽车,倒了3次车,越走心里越沉,可我是带着责任和干劲来的,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刘举斌说,“党组织的重托我必须扛起来,把家庭照顾好也是我的责任。”
为了减轻岳母的负担,也为了妻子能够安心工作,学校放暑假后,刘举斌便把大女儿带到了徐背台村。
白天,刘举斌带着孩子进村入户,调研村情,掌握资料。晚上,在窑洞里,自己整理资料,孩子在一边做作业。有时候还要加班到凌晨,他就让女儿先睡。后来在女儿的作文里,他看到女儿写着“我经常看着爸爸的背影入睡,爸爸工作很辛苦,但我知道,爸爸做的工作很伟大。”
刘举斌很少和女儿讲他的工作内容,但他带着女儿去走访贫困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足以让女儿了解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56岁的徐光成是徐背台村的贫困户,刘举斌在走访徐光成家的途中翻了山、蹚了河,走得尤为艰辛,这里落后的自然条件深深烙在他的心里。“要想富先修路”,经过刘举斌和驻村工作人员及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硬化道路直通到了徐光成的家门口。“以前山路崎岖难走,每年种植的玉米、杂粮、饲草都拉不出去,商贩进来收购还会增加费用,现在路修好了,进出方便多了。”刘举斌说。
“自从举斌来了以后,家里的小米、荞麦面都变成了‘商品’,还能赚钱哩。”说起刘举斌,村民无不伸出大拇指赞许,他们还亲切地直呼他的名字。
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刘举斌在工作之余还会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帮着村民卖蜂蜜、杂粮、黄酒等土特产。他还在自己注册开一个网店,专卖农村土特产,“这样不仅能增加村民的收入,还能让更多人吃到我们优质的荞麦面,品尝到乔川地道醇香的黄酒。”刘举斌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教村民怎么开网店卖产品。
2020年寒假,大女儿又跟着刘举斌开始了驻村生活。冬天要生炉子,大女儿不仅学会了生炉子,也学会了在炉子上做“一锅子面”。这让刘举斌心疼中又感到欣慰,“带着孩子来,让她适应不同的生活,锻炼锻炼自理生活的能力,也没什么不好。”刘举斌把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转换成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必将对她的女儿产生深远影响。虽然因为疫情影响,学校还没有开学,可是在放假期间,刘举斌都会督促她学习,女儿也能自觉上网课,学习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这年暑假,女儿很主动地提出要跟爸爸去扶贫,显然她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度假”方式。
假期结束后女儿回到学校,把她跟着爸爸去扶贫住窑洞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一篇作文,被老师在全班表扬,还让同学们传阅学习,后来又贴在了学校的优秀作文专栏里,她特别自豪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
“虽然看上去是我们这些扶贫干部去驻村,去落实政策,去帮扶贫困户,实际上是全国人民都在助力扶贫,尤其是我们的家人,有他们分担了我们在家庭中的责任,才能让我们在下面安心工作。”李宗璋笑着说,“有首歌里不是唱了嘛,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2018年7月,李宗璋又一次来到了他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庆阳华池县。2012年,李宗璋作为省体育局的第一批帮扶干部,来到华池县白马乡马高庄村进行帮扶工作。而这一次,他被派到华池县乔川乡李崾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刚开始工作不够熟练,很多政策性文件都比较陌生,加上工作压力大,他常常焦虑得睡不着觉。为了尽早熟悉全村情况,李宗璋一边钻研政策知识,一边走村入户搜集资料,有几个月不曾回家,这让他深感对家人亏欠良多。而幸好,他有一个包容和支持他的贤内助。
对这三年的驻村工作,李宗璋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得到了成长,“虽然身上的皮肤变黑变皱了,但肚子里的货变得更多了;虽然和家人的距离变远了,但和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学会了向群众问问题、向群众讨方法、跟群众交朋友的工作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
李崾岘村位于桥川乡东南部,境内山梁起伏,沟壑纵横,秦长城横穿而过,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基础薄弱,是典型的纯山区村,也是贫困面积最广,扶贫难度最大的一个村。
初来李崾岘村开展扶贫工作时,李宗璋住的房间狭小阴暗、破损漏雨,冬天更是寒风刺骨,各种各样的昆虫随处出没,潮湿的霉烂顺着墙角窗缝滋长,生活用水用电非常紧缺,连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很困难,更别说清理个人卫生了。购买生活物品需步行十几公里路程,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他积极高昂的工作态度。
李宗璋多次顶着烈日,冒着大雨一家一家去入户走访调查,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了解查看,并与贫困户倾心交谈,把村里每个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如家庭人口、收入、外出打工人员、致贫原因等都一一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驻村工作,李宗璋在家庭中缺席了太多。孩子病重住院,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他不在;家里姥姥过世,他不在;母亲因照顾孩子劳累过度送去医院抢救,他不在;母亲重病住院做手术时,他还是不在。李宗璋回家后多次见到妻子因为不堪家庭重负而黯然落泪,却不知怎么去安慰她。他明白妻子内心的苦楚,但是再苦再难他也要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能给单位抹黑,更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方土地和那些乡亲。
李宗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把自己入户时拍下的照片给她看,为她讲述那些贫困户的故事。随着理解的深入,妻子也逐渐明白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伟大之处,曾经无法释怀的一切也在慢慢被消解。
2020年初,李宗璋的驻村扶贫工作时间到期,原本应该回到他在省体育馆的原岗位,但1月24日新冠疫情暴发,他接到组织通知,要延长驻村工作时间。在交通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李宗璋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自掏腰包,购买了防疫物资,率先前往帮扶点,开展疫情期间防疫工作。
前往驻村点的前一天,李宗璋心怀愧疚地告知妻子,没想到她特别支持,语调柔和并坚定地对他说:“你去吧,家里一切有我!”那一刻,李宗璋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正是因为妻子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近三年来,李宗璋通过不懈努力,让李崾岘村得以旧貌换新颜:800多户村民们住房有保障,饮水有安全,教育全覆盖,医疗全参保;全村村组道路得到全面修整、硬化;村民有了自己的体育文化活动广场,村部有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做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种植社、养殖社的建立刺激了内生动力并增加了收入。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和千千万万个同样平凡的扶贫工作者一样,既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也没有辉煌夺目的精彩履历,作为一名普通的扶贫干部,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李宗璋说,“我帮扶过的群众能够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刘瑞江大概是迄今为止省体育局选派驻村干部里最年轻的一位,1994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自行车训练管理中心工作。2019年5月,刚有两年工作经验,还不具备准村干部选拔资格的刘瑞江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增配驻村的那一批人。
接到组织通知,刘瑞江很忐忑,一边感到压力,一边又激动不已。怀着对革命老区的好奇,刘瑞江来到了华池县桥川乡黄蒿掌村,成为了姜军武带领的驻村工作队中一员。
虽然是从农村出来的,但刘瑞江也没有见识过这里的偏僻和贫困,他没来得及为现代人还住在窑洞里而惊叹,因为正赶上“大走访”最紧张时期,马上就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之中,每天填写资料,常常加班到凌晨。
由于有些老百姓不配合,故意遗失资料,扶贫干部就得帮他们补上,而为了防止他们再破坏,做资料的时候还得再备一份,无形中工作量加大了很多。对于刘瑞江来说,最辛苦的不是填不完的资料,而是骑着摩托走山路去入户调查的那些突发的遭遇。“一家一个山头,一天能入四户就不错了。”刘瑞江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都觉得有些超现实,“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都是两人搭伴去入户,有一次我们两个骑着摩托,没算好时间,天黑了还在山里,看不清路,摔了好几次,裤子都摔破了。眼看九点多还没有回去,姜科长也急了,怕我们出什么事,拿着方向盘锁来找我们。正好在村子外面碰上了。”
刘瑞江说,当时姜科长看到他们时的表情,他能记一辈子。“有些村民养了看家狗,也不拴起来,见到生人就追,我好几次被吓得就跑,脑子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自己跑了多远。”
还有一次更危险的,那是刘瑞江刚到黄蒿村不久,因为连着下了几天的雨,村部后面的山体突然垮塌,压塌了好几间房,幸好当时房子里没有人。想起当时的情景,刘瑞江依然感到有些后怕。
被选派去驻村前,刘瑞江刚谈上恋爱,还在浓情蜜意阶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每天都在忍受相思之苦。因为村部在一个山洼里,信号不好,为了和女朋友通电话,他冒着寒风跑到山梁上去找信号,差点给冻僵了。
奇怪的是,华池的春夏秋气候都很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在北方地区算是相当不错的,可一到冬天,就彻底变了模样,高寒阴湿,风特别大,要生炉子来取暖,又不敢把窗户关严,怕一氧化碳中毒。刘瑞江还在房子里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地上的砖缝每天都会往上返土,过一阵就能扫出一堆黄土来。
从来没做过饭的刘瑞江在这里学会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这样也经常饿肚子,这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来说,无疑是最难忍的折磨。冬天水冻住了,不能做饭,每天都吃方便面,从华池回来后,刘瑞江看见方便面就发怵。
年轻的刘瑞江大概在驻村那段时间把这辈子的苦都吃过来了,但他对此一点都不遗憾,他说,“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小里说,是对自己的锤炼,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是幸运的;往大了说,我也算为改变世界贡献了一份力量,多么光荣啊。”
是啊,多么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片红色土地,曾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深刻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是陇原儿女艰苦奋斗的不竭动力。
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永远的丰碑。脱贫攻坚,同样是一场世纪大战,是足以为铭刻在历史丰碑上的伟大战役。同样在红色土地上战斗过的体育人,也以自己的汗水浇灌了这片热土,以自己的赤诚点燃了星星之火,怎能不引以为傲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02日甘肃农信:走好“三步棋”,疫情防控与金融服务“两手抓”“两不误”
- 2021年12月02日省公交建集团门户网站全新改版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