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之名赴创城之约
——平凉市“创城有我,志愿同行”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侧记
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举办“创城有我,志愿同行”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市、区志愿服务队、党政企事业单位、中省在平各单位干部职工约万余人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和特殊家庭,开展卫生清洁、交通劝导、爱心服务、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影响和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文明城市创建中添活力、展风采。
全民总动员 城市靓起来
□平凉日报记者 柳娜
12月5日上午9点30分,市直、中省在平各单位干部职工身着志愿服务马甲,拿着各种劳动工具来到平凉中心城区东、西大街主干道的各自点位上,开始清理街路卫生死角、路边杂物、垃圾和清洗护栏,清除“牛皮廯”,各个环节有条不紊进行。
在新民路至隍庙,由市纪委监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委办、市政府办等多个单位的干部职工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拿着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在路面上认真清扫,志愿者不放过一个烟头、不落下一片纸屑,将垃圾清除得干干净净。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新民路至隍庙路段焕然一新。虽然每个人脸上、手上沾满了灰尘,但大家热情高涨。
“今天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到创城行动中来,心里很高兴,能让我们居住的家园变得整洁,市民生活更幸福,辛苦一点是值得的。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求每位干警文明接待当事人,把文明礼仪融入到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去,让每一名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为平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干部在采访中说出自己的心声。
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干部职工拿着清扫工具,对南门什字至人民广场道路两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大家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将道路两侧清理得干干净净,真正做到了变“口号”为“行动”,确保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让志愿服务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们的心田。
市文旅局副局长王宏告诉记者,大家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营造人人参与创城、创城人人有责的氛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文旅系统为创城做了工作手册、制定了创城宣传方案,编创了快板等文艺节目视频,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希望下一步继续当好创城活动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由于街道上车来车往,日积月累,街道隔离护栏上布满了灰尘和污迹,影响城市的“颜值”。志愿服务活动中,市委统战部、市住建局、市金融办、市教育局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各自的点位上,带着抹布,拎着水桶,或站或蹲,对人行道两侧的栏杆仔细地进行擦拭,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给水桶里倒些洗衣粉,浸湿抹布后先顺着栏杆擦一遍,着重清理死角,再用干抹布擦净……”在市人民广场,市住建局二级调研员田东海一边忙碌着,一边给大家传授清洁窍门。
最难清除的是街头上的小广告,这些广告大多是用浆糊粘上去的,层层叠叠,清理起来非常困难。志愿者们先用水壶喷洒,将广告纸浸湿,再用小铲子慢慢刮除,然后将铲掉的广告纸扔进垃圾袋中。“这些小广告太影响市容了。”志愿者一边吃力地清除,一边告诉记者,一定要彻底清除这些“牛皮癣”,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我觉得文明城市这个殊荣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而是对我们平凉人文明素质的认可。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既能为创城出力,又能提高我们每个市民的文明素养,很有意义。”甘肃银行职工李霭妮告诉记者。
为环卫工送上“家”的味道
□平凉日报记者 柳娜
12月5日上午11时许,在崆峒区新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名来自崆峒区环卫处的环卫工人摘下口罩、帽子,捧着餐盒,满含笑意地吃起了餐盒里的爱心午餐。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酣睡,守护绿色平凉的一线环卫工人已经用勤劳的双手唤醒了整个城市的黎明。对于他们,我们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崆峒区新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的表达方式直接而质朴,他们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午餐。为了这
份爱心午餐,工作人员前一天晚上就制定计划,确定食谱,开始采买。
炒面、面包、牛奶……环卫工人领到午餐和零食后非常开心,现场气氛融洽、温馨。爱心午餐让环卫工人深受感动,也倍添动力。“忙了一早上,能够领到爱心午餐,感觉十分暖心。”环卫工人栾伟拿着香喷喷的炒面笑着告诉记者。环卫工人吴志勇也表示,这份小小的心意让他和其他刚上完早班的环卫工人感到十分温暖。
说起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的初衷,新民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陈玲梅表示,春夏秋冬、酷暑寒风,环卫工人为了平凉这个大家庭的整洁默默奉献,创城期间更是风雨无阻,他们早晨5点就开始清扫路面,没有时间吃饭,我们想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提供些方便,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公益活动的形式,让环卫工人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也为平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翰墨留香 添彩创城
□平凉日报记者 柳娜
或泼墨挥毫,或丹青写意……12月5日,在平凉市人民广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崆峒区文化志愿服务队成为“最吸粉”的团队,8个小时的服务中,他们所在的服务点被围得水泄不通。
刘建安、范文娟、张维中、王浩虎、曹飞等书画家摆好笔墨纸砚,调好水粉颜料,挥毫泼墨,将对市民的美好祝福倾注于宣纸上。
由于时间关系,书画家们现场创作选择了较为快捷的国画水墨小品,画面上的山水、人物、花鸟、木石生动传神,充满写意的诗韵情调。书画家们有的画的是梅兰竹菊,有的书写的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等人们喜爱的警语,来领取书画的群众络绎不绝,现场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
“我想要一幅字挂在家里,要有意思的。”在现场观看多时的居民何天成向书画志愿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一会,“宁静致远”这幅字就写成了。何天成开心地拿着书法作品和志愿者合影留念。
“下一步,崆峒区文化馆将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开展更多元的文化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崆峒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文明劝导保通畅
□平凉日报记者 杨曼艺
“阿姨,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绿灯亮了再走,注意安全。”12月5日,在崆峒区广场东、西口,北门坡十字路口,十几名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拿指挥旗的志愿者们正在制止个别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劝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
当天上午,在北门坡十字路口红绿灯处,两名志愿者站在斑马线的两端“执勤”。记者看到,每次红绿灯变化,志愿者都会及时提醒大家。“只要发现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耐心地进行劝阻,尽力维持路口交通井然有序、安全通畅。”志愿者杨宏伟说,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天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刚开始站在路口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慢慢就习惯起来,觉得既然来了就要负起责任,为文明出行站好岗。”杨宏伟说。
“老人家,我扶你过去。”在广场东口,当志愿者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要过马路,立刻上前去搀扶,把他们安全送到马路对面。
“有些市民存在侥幸心理,会闯红灯或抢道通行。志愿者在路口引导,会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采访中,市民王良娟说,希望大家都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
一声声礼貌地提醒、一个个善意的举动,感染着每一位行人,在志愿者示范劝导疀区域,人们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一个乱闯红灯的。
“小烟头”撬动“大文明”
□平凉日报记者 杨曼艺
10个烟头兑换一只医用外科口罩、30个烟头兑换一盒抽纸、60个烟头兑换一块硫磺皂……12月5日,崆峒区民馨家园小区三角花园内热闹非凡,市妇联、崆峒区西郊街道办事处新生巷社区组织开展的“小烟头”撬动“大文明”——捡烟头兑换生活用品志愿活动正在此处举行。当天早上9时许,居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拿着夹子、袋子等,仔细搜寻路边、绿化带等区域的烟头,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不一会,有数十名居民提着捡拾的“战利品”排着队,围着志愿者清点烟头,准备兑换礼品。
刚刚用700个烟头换了十盒抽纸、两提纸杯的市民马桂芳显得特别高兴。“捡烟头不仅能兑换礼品,还能锻炼身体,美化环境。”马桂芳说。
平凉四中初三(10)班学生时尚告诉记者:“在捡烟头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垃圾不在路边,而是被塞进了绿化带里,掏垃圾的过程让我体验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我以后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共有60余名小区居民参与,收集到了1.8万多个烟头,兑换出400余件生活用品。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们纷纷表示,捡烟头有奖兑换的方式不仅新颖独特,而且让大家在参与创城的同时,也能通过物质奖励,切实感受到文明行为带来的收获感,感觉很有意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05日【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红十字志愿服务网络有奖知识竞赛来啦!
- 2021年12月05日2021年度“甘肃好人榜”“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云发布仪式
- 2021年10月27日寒秋不冷 那一抹迎风而起的“志愿红”——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屈玲玉和屈屈志愿服务队
- 2021年10月27日【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共青团组织开展护航白衣战士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