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初心不改 造福桑梓——记全国劳动模范张祯

 2021/12/18/ 12:51 来源:新甘肃 谢晓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复退军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十佳敬老模范”“甘肃省民兵预备役暨复退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永昌县清河敬老院党员活动室,整整两面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

  这些荣誉的获得者,是永昌县勤奋绿洲实业公司总经理张祯。

  

  家在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的张祯,是一名退伍军人。从购销农副产品起步,到自主设计生产农机、创办农机具加工、制造企业,新建养殖基地、农民创业园……1985年退伍返乡后,张祯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致富,为发展地方经济、造福家乡百姓作出了突出贡献。

  致富后,张祯始终没有忘记帮扶乡邻,时常兴办公益、反哺桑梓、扶危济困。

  流泉村是金昌市八大风沙口之一。“黄沙一起沙满天,庄稼树木连根断。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是流泉村过去的真实写照。

  2001年,张祯拿出仅有的20多万存款,又从信用社贷款10万元,买来变压器,架设供电线路,打机井、挑水渠,再租来4台推土机,开进沙窝,正式向风沙宣战。

  治沙的艰苦,令张祯始料未及。“眼看着大沙丘推成了平地,可一场大风过后,滚滚黄沙又涌起了一座座沙丘,推平、卷起,再推平、再卷起……”张祯回忆说。

  困难并未动摇张祯的决心。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奋战,16万株白杨、毛条等树苗栽种在了500亩沙地上;第二年,张祯又补种了14万株树苗。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流泉村沙丘变成了绿洲,荒滩变成了良田。

  曾经被黄沙折腾苦了的乡亲们,看着眼前绿色的林带,脸上挂满了笑容。

  2014年,张祯投资600多万元,在朱王堡镇区建起了一所普惠性幼儿园,解决了周边200多名孩子入园难的问题。

  2016年,为解决清河两乡镇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张祯投资3600多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公助民建非营利性乡村敬老院,入住乡村留守和孤寡老人130余人。

  敬老院的主体,由3幢住宿公寓楼和2幢包含餐厅、洗衣房、多功能康复室和活动室、排练中心等的功能用房构成。干净整洁的公寓房内,电视、沙发、茶几等设施一应俱全。床头、沙发、坐便器、淋浴头旁都安装了呼叫器,若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可于1分钟内抵达。

  “我们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什么也不缺。”提起晚年的幸福生活,89岁的任文怀老人开心地说,“多亏有张祯,我们才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张祯在公益事业、帮贫扶困上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先后出资为村里修路架灯、植树绿化、架通自来水、修建文化健身广场、农耕文化博物馆……

  身边群众遇到困难,张祯也会不遗余力地救助。村民李天仁家生活贫困,张祯坚持连续十多年资助其两个孩子上学,还花费4万多元帮他家修了新房。

  这些年,张祯在社会帮贫扶困方面累计花费220多万元。他说:“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群众是我永远的依托和后盾。只有办好大家共同受益的事情,自己的事业才有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我更应有所担当、为民造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