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创新型庆阳建设”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21/12/24/ 11:02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创新型庆阳建设”新闻发布会,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廷祯,庆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和先,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也是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性特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之举。庆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型庆阳建设为目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廷祯先生,庆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和先先生,共同为我们介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创新型庆阳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廷祯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廷祯

  杨廷祯: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庆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给庆阳提供这样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下面我代表庆阳市人民政府,对庆阳市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庆阳建设情况作简要介绍。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庆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型庆阳建设为目标,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全市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体系日益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果转化明显加快,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十三五”以来,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6.75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累计达5.89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达27亿元,专利申请量达到8102件,授权专利量达到333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42件,研发人员达到1460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44744人。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市和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县区获批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的来说,庆阳市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庆阳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五年来,我们强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一是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加快推进《庆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建立了与国家、省级相匹配的市级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规范了发布项目指南、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绩效评价、科研诚信、过程管理等科技计划实施流程。2021年,按照《庆阳市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重点产业领域征集和组织实施了“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20多个、资金支持4200多万元,获得各类奖补2900多万元。二是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型庆阳建设的意见》《庆阳市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庆阳市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等支持科技创新改革的政策性文件19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认定管理办法16个,实施科技支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发展等实施方案9个。三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推动政府职能由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深入推进“三评”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赋予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自主权等工作。全市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创新环境和生态不断优化完善。

  五年来,我们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了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了全市“优良种子企业”和“种苗企业”储备库,先后培育入库种子企业51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数量是“十二五”末的8倍。二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先后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1个,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户。三是大力支持研发机构发展。通过科技专项支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成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指导西峰制药、长荣机械、居立门业、庆环肉羊制种、华池甘农、中盛和中庆等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五年来,我们着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了支撑引领作用。一是创新平台日趋丰富。全市累计认定国家级星创天地、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各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工程技术中心3个、众创空间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各1个,实现了多个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零”的突破。二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围绕重点产业领域集中科技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了超低渗透油藏节能降耗稳产、抗疏力固化剂制备、黄土生态乳胶漆制备、沙棘纯果果枝分离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伤痛胶囊、废旧地膜回收机、指纹安全防盗门、人声唱谱电子琴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三是创新联合体建设持续推进。出台了《庆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评估办法》,围绕香包刺绣、中药材、紫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一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和“产、供、销”一体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0年,依托“华为大数据中心”,引进全国“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头部企业金山云成立西北总部并落户庆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及“东数西算”试点项目、庆阳大数据产业孵化园项目正式在庆阳市启动。

  五年来,我们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惠民行动,增进了民生福祉。一是加强农业集成技术示范。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依托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先后组织实施了《有机苹果发展研究与示范》《肉绒羊产业基地建设与示范推广》等一大批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引进粮、油、瓜、菜、果、畜、禽新品种300多个,推广应用穴盘育苗、膜下灌溉、生物发酵等新技术100多项,培育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个、示范田10多万亩、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户4000户,建立了“中盛、庆环”现代养殖和“海升、西农”现代种植发展模式,推动提升了产业链水平。二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出台《庆阳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00多人(次),“三区”科技人才560多人(次),组建科技人才扶贫团队42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61项,服务贫困村537个,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创建科技示范村25个,培育示范基地20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45场(次),科技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科技扶贫工作经验和先进事迹先后在《科技日报》和央视经济频道进行广泛报道,并入选科技部“科技扶贫100例”在全国推广,全市科技系统有2家单位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7名个人被评为国家、省级优秀特派员。三是民生领域创新成果丰硕。围绕科技扶贫、医疗保健、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等重大需求,开展了甲减合并冠心病、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临床诊断和治疗康复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黄土湿陷变形与防治、海绵城市建设、清洁煤粉生产、油田污水催化降解和抗重金属污染等技术研究,发布了《庆阳市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推广应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20余项。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创建了庆阳中医药研发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南梁景区智慧旅游基地,掌上政务、智慧停车、环保公厕、数字农业科技中心、数字扶贫监测系统等民生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极大地便利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五年来,我们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助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是深化拓展开放合作。先后聘请5名“两院院士”担任庆阳市政府顾问,并与陇东学院签署了共建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与中科院近物所、同济大学、兰大、西北农林科技大、河北农大、天津市农科院等30多个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初步探索出科技顾问型、项目带动型、技术依托型、示范辐射型、智力补充型、技术入股型等六种科技合作与交流形式。二是精准对接技术需求。针对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渠道少、联系不畅通等问题,围绕牛羊果草药等重点产业和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面向全社会征集产业技术需求100余项,牵头与中科院兰州分院、海西研究所、兰大、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联系对接,已达成合作协议30余项。三是积极引进外专人才。借助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人才交流会和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累计引进外国专家63人次。在庆阳市工作的澳大利亚专家戴维德博士在羊产业扶贫方面贡献突出,荣获甘肃省人民政府“敦煌奖”并成功入选中国政府“友谊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研发对接的多元化、多维度产学研结合机制初步形成,科技合作、技术转化成效明显。

  五年来,我们着眼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培育了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出台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庆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基本实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的全覆盖。二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庆阳科技大市场建设,先后引入西安中孚、北京铭一、兰州科锐信、成都弘毅天承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成果评价、技术交易、科技金融、双创孵化等高质量服务。庆阳市农科院、陇东学院、庆阳盛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创建了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三是实施成果转化行动。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220多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23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是“十二五”期间的3倍。肉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生态黄土乳胶漆生产、抗疏力工程施工技术等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成功落地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年来,我们致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一是积极打造“双创”平台载体。印发了《庆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庆阳市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庆阳市星创天地管理办法》,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省、市各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共18个。二是全面落实兑现优惠政策。积极推动省、市支持科技创新“黄金30条”奖补政策落地见效,累计争取落实奖补资金2200多万元。积极协调落实企业研发经费税收优惠、所得税优惠等激励创新政策,2020年为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费共1446万元。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奖励了科技功臣、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科技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三是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按照《庆阳市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组织认定并挂牌13家市级科普基地。坚持每年深入基层乡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等科普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宣传物品、资料10万余份,惠及群众5万余人,进一步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

  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抢抓机遇、直面挑战,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优秀的工作成绩,努力为庆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诚挚地希望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朋友们对庆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杨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十四五”期间庆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有没有具体的激励措施,可否举例说明。

庆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和先

  张和先:

  感谢这位记者对庆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十四五”时期是庆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庆阳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关心配合下,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发布实施好《庆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文件。目前《庆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实施方案》等支持科技创新的文件已完成起草并即将发布,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规划》等文件的落地实施,以科技创新支撑庆阳市“现代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二是聚焦打造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在已经完成建设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正在建设的省级创新型城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基础上,着力把庆阳打造成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另外,我们还将着力培育认定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在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上争取有更大的突破,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围绕油、煤、气、风、光、电、氦气、氢能、石油化工、数据信息、城市建设等方面,实施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同时争取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厅市会商的重要内容,确保庆阳市现代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加美好。

  四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十三五”期间,庆阳市科技创新投入有了长足进步,但全社会研发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与兄弟市州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进入“十四五”,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决心有信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确保“十四五”末全社会研发强度达到1.5%,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市本级达到2%,县本级达到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科技创新排名达到全省中上游。

  五是落实好《庆阳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市级各类科技园区和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50万元不等的补助;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分别给予5-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对新认定的各级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分别给予1-1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成果产业化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分别给予20-40万元的转化或研发扶持资金;对引进庆阳市工作满5年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30万元。这些政策的落实,将为庆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庆阳市在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方面有什么典型做法?

  张和先:

  “十三五”以来,庆阳市在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科技特派员马伟斌、窦晓利等长期深入基层,通过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发展养殖实体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事迹,在央视2套《经济半小时》栏目和《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以“鸡司令扶贫记”和“董志塬上的羊妈妈”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全市科技系统有2家单位和7名个人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和国家、省级优秀特派员。

  进入“十四五”,庆阳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好抓实,助推广大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持续推进《庆阳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的落实,确保科技特派员在聘用期间能“保留编制、保留职务、保留职称”和“优先评聘、优先评奖、优先支持”的“三保留三优先”机制的落实,从而更好地调动科技特派员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坚持双向精准对接。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针对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坚持“派需见面、双向选择”的精准对接。确保“十四五”期间年均派出科技特派员300人左右、三区科技人才100人左右,确保给予科技特派员每人每月300元补助,三区科技人才每人每年20000元补助,确保建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科技特派员及三区科技人才队伍。三是持续树立典型。坚持每年评选一次“十佳”科技特派员,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给予5000元的奖励,争取更多的先进典型事迹在中央各级媒体报道,让更多的科技论文写在陇东大地上。

省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在引才引智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和先:

  “十三五”时期,庆阳市构建了开放包容的引才引智体系,在国际合作方面:一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先后争取并实施国家、省级引智项目8项,获得资金支持共100万元。二是积极引进人才。从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8个国家分别引进了一批外国专家,这些引智项目和引进人才,对庆阳市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大作用。三是着力培育示范基地。庆环肉羊制种公司、庆阳居立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创建了国家和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庆环肉羊制种公司引进的澳大利亚团队和技术,先后组织32位国外专家和86位国内专家参与庆阳肉羊扶贫产业,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和靶向示范。居立农业有限公司与陕西菏沃果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荷兰果树栽培的先进团队和技术,建立了国际领先的果园管理体系。在科技交流合作方面:积极为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先后与中科院、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天津市农科院等2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对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30多个,转化科技成果20多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80多人次。

  进入“十四五”,我们将加大“引人才、建基地、争项目”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基地及项目在庆阳落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在庆阳扎根,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庆阳的大地上就地转化,让庆阳融入“一带一路”打造技术制高点开花结果。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改革方面,庆阳市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

  张和先:

  为有效解决庆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不高、产学研结合不紧、融资渠道不畅、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三放宽、三加强”的改革措施。“三放宽”:一是放宽项目申报时限,对科研项目实行常年申报、分批下达,不再对申报期限进行限制;二是放宽登记范围,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选课题的研究成果纳入登记范围;三是放宽收入分配限额,提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比例(对照省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标准,科研机构、高校中职务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可将不低于60%的转化收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人员)。“三加强”:一是切实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对接、融资等平台建设,和健全完善企业承接机制、激励机制、推进机制、保障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好落实。二是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融合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要着眼全市产业发展要求,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区域优势和支持庆阳产业升级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三是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好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大力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和企业需求对接活动,确保年均有20项以上成果在庆阳市转移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登记科技成果达到100个以上。

  主持人:

  谢谢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希望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创新型庆阳建设,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到场的媒体朋友,谢谢大家!再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