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新春走基层 走邮路 看新局】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2/01/09/ 07: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昝 琦 沈丽莉 金奉乾 王昱钧

【新春走基层 走邮路 看新局】

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邮政工作人员上门为农户办理储蓄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昝 琦 沈丽莉 金奉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昱钧

  “来了,来了。”

  “大家赶紧卸报纸。”

  下午2时30分许,当散发着墨香的《甘肃日报》被送到武威市邮政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时,报纸分发班班长张永坚立刻组织工作人员投入到报纸的分拣、封发、投递工作中。

  1月5日,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新春走基层——走邮路 看新局”全媒体采访小组一行,跟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市邮政分公司派送邮车,实地跟班走邮路,访民意,看变迁。

  下午3时许,一辆辆载着当天《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党报党刊的邮政电动三轮车驶出武威市邮政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一份份带着墨香的党报党刊陆续被送到订户手中。

  一路走,一路看,寒冬中的凉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生机。道路两侧的田野里遍布果蔬大棚,宽敞笔直的水泥路连起了村庄与集镇,许多产销合作社里发往外地的农产品装箱待发……

  1月6日上午10时许,采访组一行走进凉州区中坝镇上坝村5组包生财产销专业合作社,几名务工人员正忙着包装西红柿、乳瓜。“最近我家蔬菜大棚里的活干完了,就到这里来务工,五个小时就能挣到60元。”李琳说,在富民产业带动下,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有蔬菜大棚,村民们忙完自家的活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去年最多时我务工一个月挣了3800多元。”

  产业发展好,收入有保障。凉州区中坝镇以壮大蔬菜产业为抓手,以群众可持续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目前,中坝镇共有日光温室5104座,种植露地蔬菜305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全镇耕地面积的50%以上,形成了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瓜类、小菜为补充的生产结构,成为凉州区蔬菜供给的主要基地。

  “我们通过‘农产品+电商+金融’的新型产销模式,与凉州区邮政分公司合作建立了邮政农产品收购基地,解决了本村和周围村庄农户蔬菜销售难题。”合作社负责人包生财说,从2019年3月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累计销售蔬菜68万余斤,销售额达486万元,不仅带动了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户收入。

  沿着一条条宽广的邮路,看到的是乡村实打实的变化,感受到的是百姓日益富裕的喜悦。 

  在凉州区羊下坝镇五沟村,28岁的安强是武威忆农甜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众多蔬菜种植户眼中的“强人”。 在武威忆农甜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库房里除了几位务工人员在包装蔬菜,十多位村民围着一张小桌填写表格,一旁的邮政工作人员认真登记村民的个人信息,然后逐一进行人脸识别,现场办理邮政储蓄银行卡,并手把手教村民激活手机银行…… 今年,凉州区按照武威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和谐凉州,把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培育打造产业基地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坚持冬日不闲、冬谋夏干,加快推动日光温室设施蔬菜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努力建设西北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 “今天我们联系邮政部门上门服务,帮助村民办理银行卡,以后货款和村民务工工资就能直接打到村民卡上了。”安强说,2021年4月公司成立以来,依托五沟村千亩日光温室园区,以“社区团购+线下”的销售模式开展西红柿、小乳瓜、陇椒的订单种植、收购和销售,带动近800户农民稳定增收。 “现在党的政策非常好,加上大力发展种植产业,还有贴心的金融便民服务,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五沟村村民李军文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