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7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甘肃省省长 任振鹤
任振鹤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带领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加压奋进,主要指标迈上台阶。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制定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突破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强化运行监测调度,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步提质。两大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达到102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达到1001.8亿元。其他指标均好于预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7.1亿元,增长11.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190元和11400元。省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3.9%、12.6%、108.2%,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总产量达到246.3亿斤、增长2.4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发挥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制定“1+N+X”政策体系,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实施9个重点行业180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酒钢集团锌铝镁产品实现我国在高耐蚀领域产品零的突破。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240个,完成投资125亿元。23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建成投产邵寨、赤城煤矿,新增煤炭产能800万吨。陇东油区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装机12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新增并网装机740万千瓦,建设规模达到3355万千瓦,酒泉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湖特高压”配套常乐电厂二期200万千瓦项目加快建设。“陇电入鲁”工程4×100万千瓦配套调峰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发电量达到446亿千瓦时、增长15.6%。开工建设宝武碳业10万吨负极材料、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年产20亿剂重组新冠疫苗生产线。获批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8%、38.2%、15.8%。科技创新加速提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2户,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34户,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省级55户,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9.7%。组建7家企业创新联合体。建成西北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60.96%。天水、兰州新区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4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项目建设实现突破。组织2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1075个。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59亿元。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建设。酒额铁路酒泉至东风段建成通车。白银通用机场投入运行。建成高速(一级)公路675公里,新增环县、秦安、华亭、肃南4个县市通高速。启动建设8个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建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08万公里。引洮主体工程全线通水。完成144处农村水源保障工程。新建改造配农网线路1.9万公里。5G网络实现市州主城区深度覆盖和县城全覆盖。社会消费稳步恢复。组织各类促销活动2000多场次,网络销售、直播电商、无接触配送广泛开展。快递处理量突破12亿件,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4.8%。新增1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7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2亿元,分别增长29.7%和26.6%。
一年来,我们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区域联动发展。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协调并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落实“四个不摘”,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2259家扶贫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0.3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获国家通报表扬。天津、山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援助财政资金38.4亿元,消费帮扶57.7亿元。乡村振兴势头良好。启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建成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786个,打造产业大县14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39家。6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得到国家认定。启动创建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获批国家首个全省域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制定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玉米、马铃薯、瓜菜花卉制种产量分别增长6%、18.2%、8.2%。启动“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编制完成2321个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举办“民企武威行”“光彩会宁行”活动。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农村厕所革命西部片区座谈会分别在甘南、兰州召开。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兰州经济圈、河西走廊经济带、陇东南区域发展规划。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增幅居国家级新区前列。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措施。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共建力度持续加大。县域经济蓄势待发。引导86个县市区按城市服务、工业主导、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生态功能5种类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新引进企业缴纳增值税省市级分成全部留给县级,下放国有未利用地和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审批权限,开展建设用地县级直报试点,各地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氛围日益浓厚。
一年来,我们守护青山、厚植绿色,生态环境整体向好。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甘肃建设迈出新步伐。黄河国家战略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体系基本构建完成。黄河首曲湿地保护修复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大带动性项目启动实施。若尔盖国家公园等保护治理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与四川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与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签订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实施“黄河清废”行动。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治理。对359处违法违规岸线进行综合整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地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由集中整改向常态化机制化转变,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投用。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实施。深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发现问题4723个,整改完成率96.8%。完成营造林343.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212.2万亩、草地改良411万亩。PM2.5平均浓度下降11.5%,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5.9%,土壤环境安全总体可控。“双碳”工作稳步推进。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推进碳排放数据核算,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首批19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张掖、平凉迈出实质性步伐。能耗强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呵护绿水青山、建设秀美山川、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全省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追求。
一年来,我们创新机制、做实平台,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程度释放发展活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超进度完成任务。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在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兰州银行登陆深市主板,金徽矿业通过IPO审核。电价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45亿元。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开展“千企调研纾困”行动,着力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为中小微企业清收欠款1.5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05亿元左右、中小微企业贷款721.25亿元,落实银税互动贷929亿元。民间投资增长16.1%。新设市场主体30.98万户,日均新设849户,总量突破200万户、达到203.27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2户,中小企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51.4%。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成立省大数据管理局和大数据中心,构建“12345+N”数字政府应用体系,建成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省级86.8%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开放格局不断拓展。线上线下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公祭伏羲大典活动。开行中欧班列义乌-兰州-莫斯科、武威-第比利斯新线路,发运国际货运班列498列1.71万车。新建“海外仓”6个。实现进出口总额491亿元、增长28.4%,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8%。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增长1.4倍。跨境电商交易额8.6亿元,增长1.14倍。省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3510亿元、增长17%,新引进“三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3个。兰州陆港与连云港港口集团达成共建共用无水港、促进通关一体化合作协议。
一年来,我们兜牢底线、为民惠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320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0件为民实事全部办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提质增效。城镇新增就业33.25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1.04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8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9.1万人。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3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年人均7476元和4788元。医疗保险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建成10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站(点)1382个。解决3.86万名退役军人社保接续问题。改造老旧小区2126个,惠及居民17.7万户。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280套。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66.68万套。化解信访积案2959件。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50户3495人入住兰州新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6209个“能力提升”项目改善2886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惠及156万名学生。建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972套、食堂1171个,增补义务教育学位2.6万个。对4956名升入普通高校的城乡一二类低保家庭子女给予入学资助4605.8万元。“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实施。新增职业教育本科院校2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个。建成省中心医院和县域5类急危重症救治医学中心。改建15个市级重症医学传染病区域、30个县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病区。完成20.78万名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推出《八步沙》《南梁颂》《浴血誓言》《大禹治水》等文艺精品。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实现市级全覆盖。我省运动健儿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社会治理持续深化。“食安甘肃”建设稳步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指标全面下降。金融领域风险化解有力有序,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打掉黑恶组织31个,刑事发案降至近12年最低,命案积案下降率居全国首位。酒泉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启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民族团结巩固加强。开展新型宗教场所建设试点,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退役军人工作持续强化。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成效明显,统计调查、外事、港澳、信访、气象、地震、机关事务、地方志、参事、文史研究、档案、侨务、社科、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完成22个国际航班5000余名入境人员留观救治任务。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中发挥积极作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捐赠1.5万剂“甘肃方剂”。面对10月中旬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快、准、狠”阻断疫情传播链,在一个潜伏期内控制住疫情,41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救治清零,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年来,我们牢记使命、尽心履职,政府效能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着力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吸纳“金点子”、好建议,办理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596件、政协提案583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42件。修订和出台省政府规章5部。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实现四级行政规范性文件查询和监管全覆盖。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有效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各级各部门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多方争取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对甘支持。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114.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0.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60亿元。争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4.6亿元,居全国第2位。央企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开工80个,到位资金570多亿元。新组建甘肃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兰州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项目获批实施。兰州、张掖、酒泉列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平凉获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
各位代表!去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期,但实际发展成效好于预期。全省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定向领航,得益于省委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实干。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和中央在甘单位,向倾情帮扶我省的东部协作省市和中央定点单位,向无私支持我省抗击疫情的各方援助者,向关心甘肃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一年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处处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干强动能、植绿色的事,多干补短板、惠民生的事,一心一意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坚定信心、破解难题、苦干实干,努力实现既转又赶、既好又快;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勇于向“急难愁盼”问题较真,敢于向历史遗留问题叫板,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打好防范化解风险主动仗,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够仍是甘肃最大实际。当前,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总量偏少、体量偏小,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还有不少短板;金融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营商环境还需改善优化,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仍有不足,等等。我们一定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1月21日【两会连线】疾风知劲草 实干见真章——我省干部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2022年01月21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 2022年01月21日十三届省政府召开第十次全体会议 安排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 任振鹤出席并讲话
- 2022年01月20日【两会连线】疾风知劲草 实干见真章——我省干部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