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创文”幸福一座城 ——定西市安定区文明单位创建侧记

 2022/04/15/ 23:10 来源:新甘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景苗

  城乡大地,街巷整洁,环境优美;定西湖畔,志愿服务,弘扬新风;文明校园,以德育人,桃李芬芳……谷雨前后,行走在定西市安定区,看得见的文明创建成果呈现眼前,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一场同心律动的文明之约

  走进安定区生态公园,市民姚富贵正拿着话筒忘情地唱着《我爱你,中国》。

  “环境越来越好,公园里干净整洁,我们老年人在闲余时间锻炼锻炼身体,心情特别舒畅。”姚富贵笑着说道。

  街道整洁顺畅,绿化带苍翠茂盛,农贸市场井然有序,檐下树旁居民们笑声阵阵……这些,都离不开安定区为文明城市创建所做的努力。

  文明创建的意义,在于让老百姓受益,过上好日子。

  从1992年到2022年,安定区文明创建从城市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从理论探索到成为现实、志愿服务从点点星光到燎原之势……全区各单位高位推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群起响应,累计打造4个全国文明村镇、27个省级文明单位、274个市区级文明单位、414个志愿服务团队,“人人出力、人人尽力、人人给力”的共建共享大格局逐步形成。

  今年,安定区拨付资金38.15万元,表彰奖励了一批服务质效好、辐射带动强、群众赞誉高的文明单位、村镇、社区和学校,进一步激发全区各单位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场思想引领的生动实践

  在香泉镇陈家屲村党群服务中心,20余名党员群众围坐在区委宣讲团成员王晓焘周围,结合身边“小事”、乡村“大变”谈感受、说体会、话愿景。

  “我是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不愁吃、不愁穿,兜里还有零花钱……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越觉得年龄大了更要发挥个人特长,为家乡作点贡献!”村民王汉英动情地说。

  “把理论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炕头上,讲出了乡亲们的心里话,也激起了大家的奋斗热情。”陈家屲村书记马进感慨道。

  旗帜引领方向,精神凝聚力量。在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安定区持续强化价值导向,深化理论武装,大力培育时代新人,“千名干部进千村”“三讲三送”“举旗帜·送理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大讲堂”等特色活动亮点频出,科学思想、文明风尚润物无声。

  一项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

  3月18日,安定区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将辖区内5大行业的28家新业态单位纳入其中,2383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可以依靠、值得信赖的“娘家”。

  “能参加联合会成立仪式,心情十分激动,我终于有新‘家’了!”仪式现场,外卖小哥张海兴奋地说。

  联合会的成立,只是安定区推进民心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各展所长,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效能。国家税务总局安定区税务局将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的铿锵誓言内化为税务人的为民服务之举,线下进门问需求、线上帮办优服务;东方红中学总结凝练“育人+”特色模式,文化润心,育德化人;中华路街道打造以“融合共治、和谐共建、汇聚共享”为核心内容的“融和汇”党建品牌,激活基层“微治理”,释放服务“正能量”。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今的安定区,文明单位亮点引路,党员干部志愿者率先垂范,“做文明有礼安定人”已成为全民共识,“首善之区·德润安定”品牌愈发闪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