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3月9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映珍踏上逆行之路,赶赴兰州新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参与患者救治工作。这是继2020年驰援武汉之后,他又一次奔赴抗疫一线,与病魔较量。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映珍。
初春3月,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兰大二院迅速集结呼吸、重症、院感等专业人员,组建共计87人的第一医疗队支援兰州新区。王映珍担任医疗队队长,全面负责患者救治及管理工作。
在王映珍看来,国家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案使得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有章可循,因此患者救治难度并不大,但做好院感防控依旧是重点。“作为医疗队的负责人,我不仅要带领团队全力救治患者,更要保证每一名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王映珍说,出发之前,医院就进行严格的院感防控培训;到达新区后,又专门进行考试,医务人员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入驻兰州新区定点救治医院后,王映珍带领大家组建“隔离四病区”,并将医护人员分成6组开展工作。同时,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选派32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党员打先锋,与大伙一道战疫情、克难关。
尽管过去几年的抗疫经历积累了不少经验,但面对此次奥密克戎变异株,兰大二院第一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依旧感到工作压力和强度都很大。与大家不同的是,由于长期从事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面对这类急难险重的任务时,王映珍显得沉着冷静。
王映珍(右)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9年前,王映珍加入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他坦言,同其他科室的工作相比,重症医学科的工作更加繁杂,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需要医护人员有更高的专业素养。“日常工作中,重症医学科的压力和工作强度就很大,所以疫情来袭时,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平日里,王映珍花最多的时间和心思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顾不得处理,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妻子和孩子的默默支持,让王映珍工作起来更加踏实。“我特别理解他,他那里都是重症患者,病人需要他,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我操心。”王映珍的妻子说,“他们是倒班制,一个班是24小时。可他一个班上下来就得28、29个小时,我早都习惯了。”
前些年,兰大二院专门开发了APP,医护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查看住院患者的检查、化验情况,方便及时制定和修改诊疗方案。从那时起,王映珍便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APP,查阅患者情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映珍逐渐成为科室里的骨干。他不仅注重自身业务素质提升,还帮助年轻医生尽快成长。“我们会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学习会议,王主任经常向我们传授临床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觉得受益匪浅。”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医生蒙雁飞说。
王映珍(右)与同事交流探讨业务。
王映珍是一位医者,更是一名党员,多年来,他始终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15年,王映珍当选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后,便带领支部党员对标对表优秀党员,在注重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党员自身修养。
在王映珍和支部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兰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党总支第二党支部充分利用医疗行业优势,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一系列基层党建活动,将党的建设融入科室管理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的精神动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绩实效。
不懈地努力换来可喜的成果。今年3月,兰大二院急重症医学科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得知这一消息后,王映珍干事的劲头更足了,他说:“无论在哪里,我都将不忘党员初心,践行医者使命,竭力救治每一名患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3月03日勇担使命的好媳妇——记平凉好人李海燕
- 2022年02月21日【迎两会 看履职】马全林委员:在生态建设中践行初心使命
- 2022年02月20日【迎两会 看履职】马全林委员:在服务群众和生态建设中践行初心使命
- 2022年01月07日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初心使命 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甘肃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