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古镇李思瑶:
巧手捏面人 指尖塑非遗
在榆中县青城古镇的民俗文化街上,有一间不显眼的工作室,走近一看,却别有洞天。布置雅致的房间里,陈列着许多“小玩意”。细心观察,原来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面人。
工作室的主人名叫李思瑶,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家里三代人从事面塑技艺,从小深受祖父的影响,对面塑艺术情有独钟,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特有风格。”
说起自己的面塑作品,李思瑶说:“面塑在我们家已经是第三代传承了,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每次坐在面塑桌前,我就感觉能够完全静下心来,细心做好人物的每一个神态,衣服的每一个褶皱……因为喜欢,所以一直在坚持,以后我还会带着我的面塑走进校园,走进老百姓家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捏面人。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近年来,经过面塑艺术家们的悉心研究,对面塑配方进行了多次改良,使得成型后的作品可以长久保存。
青城古镇,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早在清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李思瑶一家三代塑造的面塑作品在青城镇一带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面塑艺术品成为青城古镇热销的旅游产品。这些面塑的背后包含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如今面塑正逐渐向收藏品、玩具方向发展,用途发生改变,制作内容也在悄然变化。”李思瑶说,面塑艺术正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展示着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艾萍 通讯员 魏涛 刘彦令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07日清明小长假 榆中青城古镇举行“城隍出府”民俗表演活动
- 2021年02月08日笔墨丹青抒胸臆 同心共祝乡村美 2021首届青城古镇窗花绘画暨对联大赛举办
- 2019年08月12日走进榆中青城古镇 感受淳朴民俗
- 2019年08月04日第十一届青城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