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市州发布  >  白银新闻发布

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22/05/10/ 10:30 来源:白银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9日,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强德雄介绍了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的有关情况,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中心主任贺德虎,市综治中心副主任杨世斌就“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在今后运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察民情、解民忧”作用和平台基本运行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强德雄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新闻发布会。“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的全面上线,标志着“码上反映”全面建成并进入实质性使用阶段,这是以信息化手段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白银首创,对推动建设“六个新白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强德雄先生就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有关情况向大家进行介绍,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中心主任贺德虎先生,市综治中心副主任杨世斌先生。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法治日报、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中国网、甘肃法制报、白银日报、白银市广播电视台、白银周刊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刘生福

  首先,请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强德雄先生介绍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的有关情况。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建设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2021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加强和推动社会治理探索创新,丰富和发展“五治融合”内涵和外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全面落实“五治融合”部署,提出突出“智治”支撑,加快构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发了民情收集处理平台“码上反映”,去年在部分乡镇开展试点,今年3月份在全市开展“码上反映”平台宣传推广月活动。今天上午举行了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仪式,标志着“码上反映”全面建成并进入实质性使用阶段,这是以信息化手段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白银首创,对推动建设“六个新白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码上反映”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新探索。群众通过扫描“码上反映”二维码,或点击“白银快办”小程序中“码上反映”图标反映诉求。村(社区)书记收到短信后,30分钟内和反映人电话沟通联系了解具体情况。能够答复的立即答复,需要核查答复的事项,告知反映人等待办理结果。不能办理的,按照责任体系逐级提交办理,形成村、镇、县、市四级联动的工作体系。扁平化、闭环式及时高效解决群众诉求,拓宽了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创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闯出了一条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新路子。

  “码上反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纽带。通过“码上反映”,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生产生活、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体验“指尖上”的便捷;系统即时受理,网格员迅速响应,“直通式”解决问题诉求,实现了信息汇聚“一个口”,调解办理“一张网”,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充分保障民意畅通传达,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接受群众监督“无死角”,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智慧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白银范本”。

  “码上反映”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新途径。在织密网格的基础上,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对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矛盾纠纷等问题,全时受理、就地解决,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消解在萌芽,有效防止“小事变大、大事变炸”,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以信息化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白银实践。

  “码上反映”是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载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通过线上积极收集民意、线下努力解决问题,不断吸引更多群众通过“码上”反映问题,让群众从“幕后”走到“台前”,既当“信息员”又当“监督员”,进一步筑牢群防群治严密防线,汇聚起基层社会治理最广泛、最牢固的力量源泉。

  “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运行以来,受理群众诉求3576件,30分钟内回复率93%,办结率达到90%,解决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的实事,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政策宣传的直通车,提质增效的加速器。下一步,随着推广应用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社会治理效能将会得到更大的释放。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白银市推行“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大家的关注和参与。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法治日报记者李双红

   记者:今天上午,举行了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全面上线启动仪式,那么我想问一下平台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察民情、解民忧”的作用?

   主持人:

    感谢法治日报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中心主任贺德虎先生回答。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中心主任贺德虎

  贺德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是党建引领“五治融合”智治的典型,是群众诉求的“直通车”、转变作风的“强引擎”、工作落实的“加压阀”、矛盾化解的“稳定器”,是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白银范本”。充分发挥好平台“察民情、解民忧”的作用,离不开以下三方面。

  一、党委、政府的“总揽协调”作用。“码上反映”作为察民情、解民忧,推动工作的重要平台,党委、政府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指导完善工作机制、责任体系,党政领导通过综治APP批示督办重要事项,高位推动工作落实。

  二、党委政法委的“指挥中心”作用。党委政法委负责平台升级改造、运营维护、指导使用、测评考核,研究解决平台推广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平台顺畅、高效、有序运转;综治中心对跨部门、跨地域的疑难事项,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确保解决到位。

  三、乡镇、村社的“前沿哨所”作用。村社书记、乡镇包村领导以及基层网格员是“码上反映”运行体系的“守门员”、事件受理的“接线员”、直面矛盾的“战斗员”。要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就地解决好群众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办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借此机会,请广大媒体朋友持续关注“码上反映”,通过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平台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谢谢!

甘肃日报记者陈泳

  记者:请介绍一下“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的基本运行情况?

  主持人:

  感谢甘肃日报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白银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副主任杨世斌先生回答。

白银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副主任杨世斌

  杨世斌: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是由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发的一款民情收集处理平台。去年3月,为实现群众反映诉求“便捷通畅、全时受理、快速反应、跟踪问效”目标,探索建立“即受即办”机制,我们创新开发了“码上反映”平台,并围绕事件动态采集、二维码宣传推广、督办落实机制建立、回访评价体系建设,在全市14个乡镇(街道)进行试点。时隔一年,今年3月,为进一步提高平台的覆盖面、影响力和群众的知晓率、应用率,我们在全市部署开展了“码上反映”平台宣传推广月活动,广泛发动媒体宣传,张贴二维码,同时,将二维码嵌入“白银快办”界面,人人随身携带二维码,实现随时随地反映诉求。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白银市“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应用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推广工作全面提速。目前,“码上反映”平台搭建完毕、运转流畅,具备诉求反映、短信提醒、信息采集、事件办理、事件评价、事件督办、事后回访、统计分析8个功能,构建反映、责任和督办3个体系。一般事项由村(社区)办结,较大事项由乡镇(街道)办结,疑难事项由县(区)办结。县(区)综治中心对每一起办结事项进行满意度回访,市综治中心对办结事项进行满意度抽查,对群众不满意的办理事项,重启办理流程。系统后台对群众在“码上反映”平台反映事件的办结率、受理率、事件数量、事件类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县(区)综治中心对转信访程序、司法程序办理的事项进行督办回访。市综治中心对跨县区、涉市直部门的疑难问题和转市级信访程序、司法程序办理的事项进行督办回访。现在,“码上反映”平台已成为服务基层、破解难题的“聚能环”,开创了“问题诉求全时受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局面。

  主持人:

  谢谢贺书记和杨主任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推广应用“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是市委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推行“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各新闻媒体持续做好我市“码上反应”民情直通平台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