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理论】打造“人师”“经师”统一的高校教师队伍

 2022/05/17/ 04:5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余莉

打造“人师”“经师”统一的高校教师队伍

  余 莉

  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今天的莘莘学子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高等学校唯有打造一支既有深厚学养、又有高尚师德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方能担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袁隆平的“稻下乘凉”梦,黄大年的“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张桂梅的“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他们这种平实而坚定的信念,体现出的是爱国、敬业、奉献精神,是把个人的命运、理想、价值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用一颗报国的红心铺染生命的底色。他们共同铸就教师荣光,成就师者楷模,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更是新时代中国的脊梁。正是在他们的示范与引领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才始终不乏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不问名利、披肝沥胆的奋斗者和建设者。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它也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底色,是师德师风的底色。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能够把个人成长、成才、成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学问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让自己的研究助推民族的腾飞。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教育青年学生,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爱国情怀,这是高尚师德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每位教师首先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实践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家国情怀、爱国奉献、报效祖国作为自己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每一堂课都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将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深厚的学养与高尚的师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平台,教师的知识水准和知识结构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而教师的创新种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专业前沿问题,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深化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开阔知识视野,扩大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只有教师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才能在创新之路上成为学生的指引者和栽培者。

  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培养和造就一批扎根西部、投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面对时代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提高甘肃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作者为兰州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