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 7月13日首届甘肃·酒泉枸杞博览会在玉门枸杞小镇举办,为期3天。活动由酒泉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主办,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
本次博览会以“做强枸杞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下为主的办会模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段金廒等专家学者,主要开展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枸杞产业招商推介、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展示、枸杞产业发展成效观摩等活动,是省内外枸杞同行业展示发展成果、分享发展经验、提升品牌影响的一次盛会,也是汇聚国内嘉宾,共商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之策的难得机遇。
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国石油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辖9镇3乡3个工业园区,国土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万人。玉门地处内陆深处,为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是全国枸杞种植重要产区之一。玉门枸杞具有色泽鲜红、口味甘甜、粒大皮薄、肉厚汁多的优良品质,多糖含量≥3%、水分含量≤13%、总灰分含量≤5.0%、浸出物含量≥64%、甜菜碱含量≥4mg/g,具有枸杞特有的香味,2019年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玉门枸杞”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近年来,玉门市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纵深发展,科技助推品质提升,政策支持品牌建设,推动枸杞产业迈上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4万余亩,其中红枸杞22万亩,黑枸杞2万亩,年产枸杞干果4.2万吨,产值11.5亿元。玉门昌马枸杞道地药材基地通过中国中药协会认证,地理标志通过了农业农村部评审,2022年2月甘肃省酒泉枸杞产业示范园区(玉门枸杞小镇)被命名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枸杞产业已成为玉门市规模最大、群众受益最高、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
自2008年推广种植枸杞以来,玉门市即把枸杞产业作为林果支柱产业,编制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东、中、西三大枸杞产业发展区域,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方式,集中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建成6个枸杞万亩乡镇、25个千亩枸杞专业村和2000户百亩枸杞种植示范户,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枸杞产业已经成为全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以大带小”,以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和大场大户为重点,严把品种选择、苗木栽植、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关键环节,积极推广统一标准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标识的“六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全市枸杞栽培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市共制修订枸杞标准化生产、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制干等技术规范4个,枸杞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占到总种植面积的32%。建立枸杞标准化技术示范点8个,辐射带动面积达到15万亩。玉门市昌马镇1500亩枸杞评定为“优质道地药材(枸杞子)示范基地”。
坚持科技引领,突出龙头企业在枸杞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瞄准枸杞生产加工关键技术,通过健全服务体系、组建科研团队,深化院企合作,助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枸杞产业科创新高地。近几年,玉门市实施枸杞科技示范推广项目8项,取得省、市、县科技成果5项,创建枸杞科技型企业2家,冻干枸杞、枸杞原浆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系列产品得到产业化生产。宁杞1号、5号、7号等良种推广面积达到18万亩,良种使用率达到82%;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20万亩,防控率达到92%。微生物纳米硒肥、微生物发酵菌剂、微电水等“三微技术”进入示范推广阶段,枸杞智能植保车、采摘机、除草机等机械研发和推广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坚持以质量保障品牌,始终把源头把控、过程管控、流通监控作为重要抓手,应用物联网管理技术加快建立玉门枸杞质量追溯系统,建立企业诚信体系,玉门枸杞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市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企业4家,有机转换产品企业4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4家,“玉门枸杞”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市注册“玉门红”“陇宇”“马超龙雀”“花碧绮”“稼清源”等枸杞品牌24个,其中“马超龙雀”牌富硒枸杞荣获第25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
坚持以转型促发展,始终把枸杞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枸杞产业从原料供应型向产业延伸型、从市场依附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引进培育枸杞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115家,扶持建成枸杞分级、包装、深加工企业8家,建成枸杞烘干生产线61条,引导企业研发冻干枸杞、枸杞原浆等8大类20余种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提升到2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枸杞加工转化率达30%以上。引入“互联网+”模式,借助天猫、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发展线上销售企业、合作社24家,开展订购式、会员制、直播带货新型营销,年销售量突破900吨,部分枸杞产品已出口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形成“卖得好”与“种得好”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坚持兴产业促振兴,始终重视4个移民乡镇枸杞产业发展。利用枸杞耐旱、耐盐碱的特性,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产业发展项目,以项目引导移民群众在盐碱地上发展枸杞产业,全市4个移民乡镇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有1.2万移民群众参与枸杞种植,枸杞收入占到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小金湾东乡族乡获得“黑枸杞之乡”称号,并形成省内最大的黑枸杞交易市场。枸杞产业已成为移民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0月31日众人拾柴火焰高——玉门市构建疫情防控大宣传格局
- 2021年04月14日挖掘地方党史 传承铁人精神
玉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 2020年06月12日省公航旅集团与玉门市就拟建三个公路项目举行项目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