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甘肃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碧桂园作为社会力量代表发挥重要作用

 2022/09/23/ 18:23 来源:每日甘肃网

  9月2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总体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甘肃携手天津市、山东省和3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全面振兴主题主线,坚持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两保持”,产业、劳务、消费协作“三加强”,推动协作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自去年结对关系调整以来,天津市、山东省和3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累计投入我省财政帮扶资金75.64亿元,实施项目3076个,向受援地区选派挂职干部609人次、专技人才3085人次,引导东部企业在脱贫地区投资30.97亿元,帮助受援地区27.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96亿元,协作成效持续深化。

  今年,协作各方把抓产业、促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津陇共振兴”“鲁企走进甘肃”等合作交流洽谈活动共签约项目107个,合同金额170.8亿元,有效推动东部优势与我省农产品资源禀赋耦合和互补;深化结对区县“一县一园”产业园区共建机制,已共建产业园区76个,引导85家东部企业入驻;持续推进“百村振兴计划”,引导东部资源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79个;发挥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专项奖补资金撬动作用,引导落地东部企业150家,投资额10.4亿元;中央单位持续加大定点帮扶力度,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6亿元、项目100个;“消费帮扶新春行动”等线上线下促销对接活动,帮助采购和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36.5亿元;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动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1.86亿元。

  我省把深化劳务协作作为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省市县三级在东部协作地区设立劳务工作站65个,打造“津甘技工”“鲁甘人力”等劳务协作品牌,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截至8月底,帮助受援地区14.01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举办技能培训班196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06万人次;协调引导东部协作省市援建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1160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4万人。今年以来,甘肃把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协作帮扶的重点领域,引导资金、人才、社会力量倾斜支持。天津市、山东省在23个重点帮扶县投入15.15亿元,县均6587万元;36家中央单位直接投入43个定点帮扶县资金5.1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79个。

  碧桂园作为社会力量代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碧桂园集团甘肃区域乡村振兴项目部总经理张韬作为社会帮扶力量代表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介绍碧桂园控股集团在助力甘肃省乡村振兴帮扶中所做出的成绩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产业发展的“1+5+N”新模式。

民主协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社会力量帮扶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帮扶力量之一,作为民营企业,碧桂园控股集团在助力甘肃省的乡村振兴帮扶中是如何做的?做了哪些帮扶工作?

碧桂园集团甘肃区域乡村振兴项目部总经理张韬回答记者提问

  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坚持做“党和政府的有益补充”。在脱贫攻坚阶段,累计助力包括甘肃省东乡县在内的全国16个省57个县超49万人脱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碧桂园发挥集团自身优势,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开展以党建为引领助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搭配实施N类不同档次产业模块项目的“1+5+N”帮扶模式,在甘肃东乡县、渭源县等帮扶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效。自2018年5月碧桂园在甘肃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在东乡、渭源共实施帮扶项目30余个,帮助近6000户群众受益。

  一、聚焦产业发展,搭建产业帮扶体系。聚焦东乡羊、东乡土豆和东乡刺绣三大产业,坚持“强主体、抓两端”,联合专业化的消费扶贫运营主体碧乡农业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营帮扶,延长产业链、发展订单农业。

  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助力当地产业振兴。结合东乡县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通过机械化示范推广、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助力当地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投资1600万元建成碧桂园·碧乡东乡羊种羊繁育基地,帮助补齐规模化、标准化繁育基地短板。2019至今,连续四年免费为东乡16个乡镇60多个村6000多户种植户提供马铃薯籽种和种植技术指导,改变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有效促进产能提升。

  助力乡村非遗文化传承,培育自有文化品牌。加强对东乡刺绣产业帮扶,持续完善东乡刺绣产业链和公益品牌体系,2020年、2021年两次携手中国妇女基金会及设计大师,带领东乡绣娘和东乡刺绣作品先后参加了北京“2021年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上海时装周,依托“天才妈妈×东乡刺绣”公益品牌和“塞昂花儿”自有品牌,链接设计、品牌推广和渠道资源,累计帮扶东乡妇女超1000名,帮助销售刺绣产品总值超300万元。

  加强产销对接,拓宽消费帮扶渠道。持续打造助农品牌“臻碧乡”,帮助销售4.8万余只东乡羊,实现销售额4000多万元,帮助近6000名养殖户增收。延伸产业链条,联合研发东乡土豆系列休闲食品,提高土豆制品附加值。此外,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公益广告,助力东乡塑造产业品牌效应。

  二、聚焦能力提升,培养乡村本土人才。通过加强乡村产业人才、技能人才培育,打造职业教育平台,不断助力帮扶地区深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内生动力。

  加强乡村产业人才培育。自2021年起,联合清华大学举办“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培养计划”,组织东乡县60名产业带头人和帮扶干部在线学习,遴选培养一批有创业致富能力的“土专家”,参与学习培训的东乡县返乡创业青年马箫箫被省妇联聘为“陇原巧手”培训师。

  大力推动乡村技能人才培育。在东乡县开展碧桂园帮扶刺绣、电商、岗前培训班等就业技能培训61期,累计培训人数4927人,帮助一大批农村劳动力提升了就业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

  捐建慈善学校提升教育条件。在东乡县捐资创办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该学校是一所具有慈善性质的全日制民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人才共育机制,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7个特色优势专业。

  三、聚焦村企结对,提升乡村发展能力。开展村企共建,2021年起,从东乡县4个乡镇筛选50户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购买粉草机、电动车、繁育母羊等,助力结对户增收致富。联合东乡县、渭源县举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21期,培训内容主要涉及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培育、基层党建等,累计培训村支书和乡镇干部815名,使基层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眼界得到进一步开阔。

  碧桂园将继续围绕“1+5+N”的乡村振兴模式,重点关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帮助帮扶地区提产业、促发展,育人才、增实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