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肃日报调研组述评|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2/10/14/ 07:59 来源:新甘肃 甘肃日报调研组

航拍下的元古堆全貌,美轮美奂。渭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甘肃日报调研组

  在元古堆的历史上,有过无数个十年。

  而这十年,是让元古堆人尤为骄傲与自豪的十年。他们,以奋斗为笔绘就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画卷。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并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苦瘠已久的元古堆,迎来了希望的春天。

  从告别贫困,到实现小康……元古堆破茧蝶变、一路奔跑,与时代共进、与梦想同行。

目前,元古堆村已成为兰州及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可当你回翻元古堆的册页,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在村口的扶贫纪念馆,我们找寻到十年前的光阴。村情简介中写道:“昔日的元古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致富产业单一,群众生活困难。201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465.8元,扶贫对象221户1098人,贫困面高达57.3%。”当时的元古堆,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困扰着村民,全村约四分之三的农户栖身于土坯房之中。

  目光下移,脱贫后的元古堆则让人眼前一亮:“全村减少贫困人口1098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2018年率先实现整村脱贫。”而且,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贫困村,近年来还荣获了“全省文明村”“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从“烂泥沟”变身“美丽乡村”,元古堆的美丽蝶变,也是甘肃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甘肃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成功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清朗的秋日,走在元古堆村,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整洁的村舍门前,平整的水泥路,一直通向远方……广阔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在辛勤劳作,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元古堆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古朴的元古堆村雕塑。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景永鹏 李静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视察,并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阶段,为我们引航定向、把脉开方。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元古堆,与全省人民一道,奏响了一曲激昂宏大的脱贫攻坚交响乐。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

  回望元古堆的脱贫路,每一步都在党支部、党员带头引领下阔步向前。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和贫困户吸纳到产业链,充分形成“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的局面,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元古堆群众心中。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带头种植羊肚菌,通过补知识、学技术,在多次失败后终获成功,以实践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使羊肚菌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

  翻开元古堆的脱贫答卷,“精准”二字是关键。只有解决好“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的问题,把脱贫任务分解到户、精准到人、落实到具体举措,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才能实现“拔穷根”。

  曾经的元古堆,贫困常见,但原因各异。原国务院扶贫办将渭源县确定为直接联系县,向元古堆下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并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省、市、县、乡共同发力,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他们和乡、村干部走访入户、建档立卡,为群众“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并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细文章,努力帮助大家拔掉“穷根”。村民王进忠肢体4级残疾,家中只有妻子一个劳动力,针对他们家的情况,村上送来“扶贫羊”,帮助发展养殖业,几年下来,一只羊增加到了20多只,已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和衷共济、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合力。

  元古堆村很小,却积聚了全国的目光。在原国务院扶贫办和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元古堆村建成渭源县第一个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酒钢集团公司援建130套安置房,帮助解决了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元古堆集中整合各类资金,全面实施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也为发展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发展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才能让群众用双手托举起美好的明天。

  九月的元古堆,一派繁忙。有人忙着收购、加工当归,有人忙着挑选百合种,有人在自家的农家乐里招呼客人。元古堆村的耕地多属“二阴地”,适合种植百合、中药材、菌类等经济作物。近些年,当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并组建合作社,积极发展百合和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养殖等产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元古堆的特色产业,也走上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新兴的发展之路,村民们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时光不语,落笔铸山河。

  回顾新时代十年,元古堆的变化令人动容,元古堆的成就让人惊叹。曾经梦想的不愁吃、不愁穿,有平整的路、有结实的房,孩子上学不再难,大家看病不用愁……全部都已经实现了!不懈奋斗的元古堆村民,正在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乡亲们激动地说,是党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小朋友在元古堆村口嬉笑玩耍。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走进元古堆村,墙上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闪亮夺目。

  好风凭借力。元古堆人没有骄傲自满、松劲歇脚,而是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村民邱菊芳已经脱贫,但家里的墙壁上,仍挂着“一户一策”落实情况记录表。原来,邱菊芳常年生病,丈夫又肢体残疾,家庭收入还不稳定。翻开“记录表”,今年的4条帮扶措施,记录得清晰明了。这让邱菊芳一家吃下了“定心丸”。

  脱贫攻坚胜利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断档、投入不减少、机制不漏人,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精准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不断提升脱贫地区的发展能力,让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临近秋分,正是万寿菊开得正艳的时候。大石头河畔的万寿菊基地内,朵朵橙黄色的万寿菊似繁星点点,坠落人间。花海中,农家妇女正在加紧采摘。万寿菊,既可观赏,为发展乡村旅游增添亮丽风景,又具药用价值,能助农增收。这是元古堆最新发展的一个产业。

  从脱贫到振兴,元古堆人勇于尝试。为了帮助村民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乡、村委多次组织村民去外地学习。渐渐地,村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并积极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元古堆村依据自身资源禀赋,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种植业、养殖业、劳务经济、加工业、光伏食用菌、电子商务七大富民特色产业。其中,乡村旅游更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为了避免千村一面,依托村边的索爷林、大石头河,他们又对景观墙、河道、桥、民居等进行改造提升,并大量种植了万寿菊,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田园水彩画中。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今天的元古堆,又开始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在这片1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元古堆村民生于斯,长于斯,最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最熟知守望相助、淳朴厚道的乡风乡俗。他们外出学习取经,不断思考探索,正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元古堆发展之路。

  步入新征程,站在新起点。

  元古堆——定西——甘肃——中国,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已徐徐展开。

  向着未来,以奋斗姿态——

  出发!

  (调研组成员:昝琦 谢志娟 石丹丹 崔银辉 崔亚明 杨唯伟 于晓明 景永鹏 李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