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金川集团:引来人才“活水” 激活发展动能

 2022/12/05/ 08: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蔡文正 通讯员 陈文

金川集团:引来人才“活水” 激活发展动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通讯员 陈 文

  近日,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天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具的一份“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证明”送到张文学手中。

  “这份证明表明金川集团生产的可降解地膜在预定时间内降解为无害物质。”张文学说。

  张文学是金川集团化工公司高级工程师。2019年,他通过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来到金川集团。入职以来,他带领的研发团队先后承担4个攻关项目,成为支撑金川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支强大后备军。

  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

  “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层次科研技术人才紧缺,导致企业在许多关键领域面临‘无人可用’或‘人手不够’的窘境。”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人力主管刘瑞霖说。

  面对这一难题,金川集团采用柔性引才的办法壮大人才队伍。

  柔性引才是指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在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情况下,将人才吸引到本地或本企业工作或创业。

  金川集团通过社会化人才返聘、项目合作引才、购买技术服务、聘任技术顾问等形式实现对外“借智”,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同时,有效带动自有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提升。

  金川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闫金说,目前,金川集团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联合开展应用基础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同时,金川集团出台关于人才引进培育及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及子公司是人才引进培育的主体,鼓励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让科技人员安心搞研发

  “想要留住人才,就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环境。”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人力主管何敏说,“我们一方面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畅通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2021年,金川集团下发科技型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集团所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科技创新改革示范行动”企业,制订单独薪酬激励方案,实行年度工资预算单列管理。

  作为金川集团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镍钴研究设计院建立设计首席研究员的职位体系,拓展科研技术人员纵向晋升通路。

  “原来科技人才要自己去跑市场拉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产值。”何敏说,改革后,科研人员通过项目成果获得绩效和创新激励,搞研发做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在科技成果激励模式方面的探索,金川集团也没有停下脚步。

  2013年6月,兰州金川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采用“技术成果量化奖励股权”的模式激励核心技术人员。9年间,这家总注册资本1800万元的科技型小公司产值已上升至目前的13亿元,产品种类从5种增加到20多种。目前,该公司员工持股比例达10%。

  金川集团科技开发部负责人表示,金川集团将出台新的科技改革方案,通过施行“双轨制”进一步打通科技人员发展通路,配套“基本保障+转化重奖”的激励模式,让科技人员安心搞研发。

  “用得好”才是硬道理

  在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2017年入职的李春蕾已经从一线终端维护人员成长为具备网站设计与开发运维能力的复合人才,并在2022年聘任为该公司产品部副经理。李春蕾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强基固本”攻关项目。

  “强基固本”是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为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专业服务质量效能,面向公司所有员工开展的一系列基础提升和攻关项目。员工可以结合工作中遇到的系统缺陷和待改进提升点等申报部门项目,也可以参与到指定项目中。

  “项目评审通过后,再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实施效果等,分三档给参与的员工分配项目绩效奖励。”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人力主管刘瑞霖介绍,信息与自动化工程公司鼓励各事业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计划制定薪酬奖励机制,鼓励基层科研人员大胆创新。

  金川集团还积极探索扁平化科技人员管理模式,通过压缩管理层次、缩减管理部门、权力分散下放等,为科技人员搭建起公平公开的竞技平台。

  今年1月,金川集团数字中心组建,成为金川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试点。

  “数字中心实行设岗聘任制,取消资历、学历和身份限制,所有岗位公开报名选聘。”金川集团数字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国锋介绍,在这里技术人员分为技术总监、首席工程师、专责工程师、工程师4个层级,每个层级根据技术能力不同细分为“资深级、专业级、基础级”三个等级,上岗后继续一年一聘,优中选优,为金川集团数字化转型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