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大爱让人如沐暖阳——兰州新区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扫描

 2022/12/27/ 23:17 来源:兰州新区报 记者 姜波

大爱让人如沐暖阳

——兰州新区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扫描

  “着力改善残疾人民生,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如期实现。”2022年12月16日,在兰州新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来自新区机关代表、基层代表、残疾人代表、助残社会组织代表认真听取大会工作报告。回首过往,新区开发建设以来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

  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区开发建设以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1685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比例达到100%。1034名残疾人被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2677名残疾人被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700余万元,贫困、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参保资助政策,为1325名贫困残疾人全额或差额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为773名重度残疾人按照最低缴费档次代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资助参保率达100%。3911户残疾人家庭享受了水电气暖补贴政策,292名70周岁及以上贫困残疾人享受了生活补助政策,1633名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享受了信息消费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新区交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靓丽成绩单。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先后获批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地区,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试点经费929万元,为777名残疾人适配辅具1701件,为350名独居老人配备了适老化辅具;建成了1个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暨科普体验中心,45个城乡社区租赁服务站,租赁服务网络实现了100%覆盖;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给予每年1000—2000元不等的租赁补贴,累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租赁辅具4032件,提供咨询、适配、康复训练等服务5万人次。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象范围从0—6岁扩展到0—17岁,取消了户籍地限制,实现了新区常住人口中残疾儿童康复应救尽救,新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率、低收入残疾人康复服务率、重度残疾人康复服务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位居全省第一。

  守正创新,新区残疾人就业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新路子。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残疾人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按照单位或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的2/3给予社保补贴,累计给57家用人单位、6名灵活就业残疾人兑现社保补贴184.19万元,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增收。大力培育扶持集中安置残疾人成绩突出的兰州锦亿圣服饰有限公司,累计落实扶持资金97万元,成功申报获批全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全省助残先进集体,常年稳定安置残疾人就业40人左右。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供需平台,每年组织残疾人就业招聘活动,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累计组织对60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种植养殖、盲人按摩、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实现了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技能培训全覆盖。扶持2家盲人按摩机构和6家助盲就业机构建设,带动20余名视力残疾人稳定就业。截至2022年11月底,新区持证残疾人就业650人。

  在新区,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维护。截至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特教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117人,全部享受教育补助,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了99%。每年组织开展残疾儿童学习能力鉴定,对具备学习能力的儿童落实随班就读,对不具备自理能力儿童实施送教上门,确保了具备学习能力的残疾学生接收义务教育。

  实施文化进残疾人家庭、进社区“五个一”项目,3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享受到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服务,残疾人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圆满承办省第十一届残运会和第五届特奥会赛事,兰州新区荣获最佳实施奖。将残疾人事业宣传纳入新区党工委宣传工作规划,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利用“助残日”、“爱耳日”、“残疾预防日”等大型节会,广泛宣传现代文明社会新残疾人观。

  在新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记者 姜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