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开启屏幕共享后,50万元被转走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2023/05/15/ 08:32 来源:奔流新闻·兰州晨报 记者 张秀芸

开启屏幕共享后,50万元被转走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公检法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也不会要求告知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更要警惕陌生人的屏幕共享要求……5月14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防范补贴退税、资金解冻、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类诈骗。如遇诈骗,可拨打96110咨询或报警。

  案例一:补贴退税类

  近日,T女士收到一快递文件,称是“中国银保监会”要退还T女士之前在某公司的投资款,T女士根据提示添加“客服”为好友,并在对方提供的交易网站注册了账号,补交了6000余元税费后,发现无法提现。咨询“客服”时,对方称需要T女士在该网站增加交易量。T女士进行多次充值,却始终未收到返款,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警方提示:凡是收到资金清退信息、注册不明网站账号、先行垫付资金的就是诈骗。

  案例二:资金解冻类

  近日,P学生用家长手机刷短视频时收到陌生人私信,对方称是该APP“工作人员”,告知P同学在观看视频时操作不当导致账户冻结,现需要配合解冻。“工作人员”要求P学生重新注册账户并绑定银行卡,P学生按照要求操作后,收到银行卡上余额被转走的信息。意识到被骗,P学生遂报警。

  警方提示:家长应多向孩子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日常保管好自己的银行支付密码,如遭遇诈骗应保留转账记录、聊天信息截图等证据,及时拨打96110报警。

  案例三:冒充公检法类

  近日,Q女士接到自称是某法院“工作人员”电话,称Q女士涉嫌一起医保诈骗案,现需对其进行调查。Q女士按照对方要求下载视频会议APP与其进行沟通。视频过程中双方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对方让Q女士依次打开名下所有银行卡的手机银行,又以核实其资金是否明晰为由骗取了Q女士收到的银行验证码。几分钟后,Q女士发现手机银行内所有的存款都被转走,损失50余万元。意识到被骗,Q女士遂报警。

  警方提示:广大群众切记公检法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来办案,更要警惕陌生人的屏幕共享要求。

  案例四:网络刷单类

  近日,C女士收到一条手机信息,称加入某刷单群可轻松日赚百元,C女士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按对方提示对相关某视频进行点赞后,收到了刷单佣金。数日后,对方邀请C女士操作佣金更高的刷单任务,C女士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网站并注册账号,多次充值后未获得任何收益且无法提取本金。意识到被骗,C女士遂报警。

  警方提示: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秀芸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