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甘南】夏河县阿木去乎镇结出累累“致富果”

 2020/04/10/ 22:02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李杨

别具特色的阿木去乎镇扶贫车间

  每日甘肃网4月10日讯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我来车间后,学会了制和织,既可以在车间干活,也可以拿回家干。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今天中午,在甘南州夏河县阿木去乎扶贫车间里,阿木去乎扎代村贫困户边用传统工具编织着牦牛围巾边和记者聊着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扶贫车间内正在忙碌的员工

  所在的扶贫车间,是阿木去乎镇党委、政府设置的五个扶贫车间之一。

  “我们镇委、镇政府在小企业中选取绿色环保、发展前景广阔、经营管理完善、符合地域发展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优秀企业,与甘南贤藏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夏河县达哇央宗有机肥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高原阿妈美食有限公司、娜拉土特产工销售有限公司、布桑藏式家具有限公司共同设置了5个扶贫车间。”夏河县副县长、阿木去乎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每个企业注入扶贫资金近30万元,用以扩大企业经营生产规模,使一大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形成‘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阿木去乎镇的5个扶贫车间各具特色,同时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本地的贫困群众戏称为五朵雪域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夏河县副县长、阿木去乎镇党委书记旦正加(左)向记者介绍情况

  “在探索推行‘贫车间’工作中,夏河县阿木去乎镇通过‘’(项目到村、就业到户、技能到人、政策到家),实现‘’(贫、就业、产业、集体经济)目标,达到‘’(群众、集体、企业、产业)目的,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探索藏区脱贫致富提供了可供借鉴复制的样板。”正加介绍说:“‘企业+车间+贫困户’‘企业+订单+贫困户’,阿木去乎镇贫车间灵活的生产模式,让不少像这样的贫困户走上了追求小康生活之路。”

  和藏草一样被吸纳到阿木去乎镇扶贫车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有10人,他们用一双双巧手,织出一件件精美的商品,同时也“织”出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我们还生产旅游景点搭建帐篷时用的羊毛毡、牦牛绒毡,离我们车间十来分钟车程的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行政村有个黑牦牛帐篷营地,那里的帐篷都是我们车间生产的。”说起自己车间的产品,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黑力宁巴行政村实景

  “黑宁巴行政村是甘肃省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村游景点。”说起黑宁巴行政村,见证了它的“变”。“黑宁巴行政村下辖8个自然村,共有319户19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662人,现已脱贫111户646人,剩余贫困户3户16人,贫困面0.82%。2019年,重点实施了农牧村‘七改三治’及农牧户住房提升改造、村垃圾分类处理、农牧村住房民族化特色风貌改造、传统生产生活风貌展示、儿童乐园和民俗射箭场、乡村集市、黑牦牛帐篷营地以及村庄南部打谷场等20个方面的项目,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同时,还突出了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好项目与资金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做好‘脱贫+产业、特色、城镇化’,不断消除贫困群众‘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消极思想,积极发挥脱贫项目与资金的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提升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与能量。”

黑牦牛帐篷营地

  “下一步,黑力宁巴将依托已建成的黑力宁巴观景台,联动周边庄,重点发展落观光、藏体验、景观观光、生态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打造集藏式民宿、骑马射箭、观景观等藏族落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专业集群。”针对黑力宁巴行政今后的发展方向,告诉记者:“我们将从源头上转变贫困群众的致富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奋力脱贫奔小康的斗志,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结出累累‘致富果’。”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