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
三危山下的朔风也曾考验过他们的抉择,大泉河畔的大漠也曾磨砺过他们的意志……岁岁年年,曾经延续到了现在。他们,仍在坚守,仍在奋斗。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莫高窟人;
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精神:莫高精神;
他们“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实践中缔造了共同的秉性,以智慧和汗水积淀了共同的信仰。
6月3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受邀在省政协理论大讲堂,作了题为《莫高窟人——莫高精神》的报告。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赵声良院长声音温厚,微笑着,且始终微笑着,把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薪火相传,扎根敦煌的坚守、担当、奉献、进取娓娓道来,让聆听者闻之动容。
>
当常书鸿先生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艺术追求告别了巴黎舒适的生活,踏上了回国之路;当已在法国取得不俗成就的常书鸿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大漠深处;此后多年,任风沙吹打着每个黎明与黄昏,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莫高窟。
被敦煌艺术深深吸引的段文杰先生,从天府之国来到大漠深处。段文杰先生在敦煌工作的60年间,不仅自己在临摹、研究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并引领国内敦煌学向前发展。
1963年毕业于北大考古系的樊锦诗,毅然投身到了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中来。在她的努力下,开启了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全新篇章,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时至今日,她依然为敦煌而殚精竭虑。“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樊锦诗的心语,也是一代代“莫高窟人”的心声。
70多年来,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扎根大漠,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努力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莫高精神”是由几代莫高窟人以智慧和汗水凝结而成,是敦煌研究院在75年发展历程中锻造形成的。无论经过多少艰苦磨难,敦煌在这里,莫高窟在这里,一代代的“莫高窟人”在这里。赵声良说,莫高窟有一群“打不走的人”,敦煌莫高窟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他们。
坚守成了“莫高窟人”永恒的姿态。
整个讲座中,赵声良院长很少提及自己,但我们知道,198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赵声良受敦煌艺术的感召,第一次从大都市“逆行”来到敦煌。1996年,赵声良赴日进修,2003年回国时,赵声良面临多所知名高校抛出的“橄榄枝”,没有动心,又一次“逆行”来到了敦煌。
“逆行”,是每一个“莫高窟人”的选择,是每一代“莫高窟人”的选择。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接续奋斗,共同铸就“莫高精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28日《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入选优秀国产纪录片
- 2020年05月06日甘肃将莫高窟铜奔马等推介申报为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
- 2020年04月16日敦煌研究院与华为合作采用河图平台展示敦煌艺术 虚实融合莫高窟这样打开
- 2020年04月10日敦煌研究院与华为合作推出全新莫高窟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