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0周胎儿重度贫血危在旦夕
宫内输血成功救治
省妇幼保健院此项技术开创甘肃先河,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
医生正在精准施行胎儿宫内输血治疗手术。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近年来,随着胎儿医学的飞速发展,胎儿很多疾病在母亲宫内即可进行治疗。近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为一名胎龄仅20周的重度贫血胎儿实施经脐静脉宫内输血治疗,目前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后续还将进行进一步治疗。此次宫内输血治疗技术的成功开展,开创了甘肃省胎儿宫内输血治疗的先河,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
胎儿危在旦夕
来自兰州新区的苟女士,她的第一个孩子分娩后曾因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及黄疸,进行过换血治疗。第二胎时,胎儿于怀孕36周时出现水肿,最终胎死宫内。此次是苟女士第三次怀孕,她十分担心之前的不幸再次发生,于是在怀孕第15周时,与丈夫来到省妇幼保健院寻求帮助。
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医务人员详细询问了苟女士的病史,并为她做了相关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苟女士为A型RH阴性血,即所谓的“熊猫血”,不规则抗体呈阳性,抗D效价为1:32。一周后复查抗D抗体,已升至1:128。由此,医务人员判定苟女士第二个孩子的死亡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溶血导致,而现如今这个胎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中心针对苟女士的病情,成立了专门的治疗小组,并对宫内的胎儿进行密切监测。6月1日,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提示:胎儿在宫内已出现重度贫血。治疗团队决定必须尽快对胎儿进行宫内输血,但宫内输血需要在胎儿游离的细小脐带静脉血管或肝脏静脉上进行穿刺,操作难度极大。中心虽有为胎儿进行宫内治疗的经验,但此项操作在甘肃省内都未曾开展过,且该项技术需要特殊的血源支持,以及多部门间的相互配合,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孕妇及家属的无助与期许,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孙庆梅决定放手一搏。随后,一系列准备工作迅速展开……
宫内输血成功
6月3日,医院组织产前诊断中心、高危产科、输血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为苟女士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诊疗方案。与此同时,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积极联系中心血站,寻求有特殊制备要求的稀有供血血源;医务部邀请甘肃省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家参加术前见证谈话,为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产前诊断中心、高危产科再次核对手术流程及术前准备物资,为宫内输血治疗做好各项准备。
6月5日下午,手术正式开始。经超声定位,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孙庆梅顺利地将穿刺针送入胎儿的脐静脉。通过抽吸胎儿血液,进行检测,提示胎儿血色素仅30g/L,手术团队立即计算输血量准备输血,一切都按照既定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输血开始,所有人都盯着超声的显示屏。“已经输注15ML,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恢复正常”,随着主治医师的回报,胎儿宫内检测数据的一项项好转,胎儿宫内输血顺利完成。
据孙庆梅介绍,胎儿宫内溶血多发生于RH阴性血母亲,该血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熊猫血”,稀有且珍贵。在白种人中RH阴性者较多,占15%,而我国汉族人群中绝大多数为RH阳性,RH阴性者仅占千分之三左右,属稀有血型。RH阴性的孕妇在第一次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在此孕妇第二次妊娠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儿溶血可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进行性溶血、心力衰竭、水肿,甚至死胎、新生儿死亡等严重后果。而目前认为宫内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可以明确改善胎儿贫血的状况,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此次胎儿宫内输血技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我省胎儿宫内治疗技术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07日西北地区首家颜值管理中心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成立
- 2020年06月02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六一”公益宣教活动
- 2020年06月02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公益宣教活动
- 2020年05月07日让数据“进京”,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云端”会诊为危重症患儿保驾护航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