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火”了 乡村“活”了
甘肃蹚出乡村旅游反哺“三农”新路子
吴永斌
甘肃农村地域广阔、生态美好、民风淳朴,原始纹理保留完整,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我省70%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于此。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捧着金碗要饭吃”的状况一度让这片希望的田野深感困惑。唤醒乡村沉睡的美丽,递给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发挥文化旅游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作用,甘肃文旅人正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加快行动。
唤醒美 引客来
近年来,省文旅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色发展崛起相关部署,既注重以景区旅游为代表的“大旅游”带动引领,又促进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小旅游”遍地开花,先后投入10多亿元,成功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10个、田园综合体10个,10个“样板村”、康县30个重点村正在加快建设,乡村旅游俨然已成为我省绿色经济的新型引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赋能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省文旅厅通过发展乡村智慧旅游,运用好“一部手机游甘肃”,有效开辟了乡村旅游创收新热点、新渠道。同时,还联合新华社经济信息社,在国内构建了首支省域乡村旅游大数据指数——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数据分析,不断强化乡村旅游产品、业态、模式、政策等方面的创新。特别就主要客源地、游客构成、消费倾向等,及时为全省乡村旅游市场提供统计数据、市场预判、指导意见,让乡村旅游从业者有的放矢搞开发、精准高效作经营。
全省文旅系统按照建设西部知名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将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抢抓“一带一路”的最大机遇、打造文化制高点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走出去。去年以来,携手“一带一路”七个重要节点省份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创建并推出“一带一路”中国西部美丽乡村精品线(带)60多条。今年,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开展“陇上花开·乡约甘肃”乡村旅推介,乡村旅游率先复苏,与西部九个省区合作开展“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跨省推广营销活动,在全国旅游业界首次以火车游的形式联通了“陆丝”“海丝”,打造了“陆上邮轮”品牌,促进了西部省份乡村旅游南北互通、资源互补、市场共建、客源互送。
据统计,今年5月,全省乡村旅游迎来省内游小高峰;7月中旬跨省游重启后,来甘游客涨幅超过280%,位列全国第一。截至10月8日,全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917.9万人、实现收入175.17亿元。其中国庆长假期间接待游客730.7万人、实现收入21.6亿元,已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6.05%和95.3%。
鼓口袋 富脑袋
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坚持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把政策、项目、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截至目前,共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053个、合作社301个、乡村民宿3500家、农牧家乐19165户。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分别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91家和13家,吸纳就业人口4700多人,开发非遗文创产品64861个。同时,在文旅部的支持下,联合相关省区市成立“‘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中国银行“三区三州”支行,通过跨省区互推线路产品、共享客源市场、加强金融支持等措施,有力带动了我省“两州一县”农民脱贫致富。
全面提高乡村旅游对农产品的带货能力,让美景做“背景”、让乡村做“货架”。全省文旅系统立足各地的“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大力推进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和香包、剪纸、砖雕等农民手工技艺、艺术作品向旅游产品转化。产、销、游、购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做热了庆阳香包、静宁苹果、天水樱桃、兰州百合、陇南茶叶等乡土特色产品,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为依托,以农业为主要消费载体的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之路。
我省乡村旅游将“富口袋”与“富脑袋”统筹兼顾、共同推进,着力培育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旅游从业者,为造就新时代新型农民发挥文旅力量。近年来,全省文旅系统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举办不同层级的文化旅游扶贫骨干培训班,对县(区)、乡(镇)分管领导、扶贫重点村干部、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和民间工艺品传承人、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分批进行轮训,每年培训6000人次以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储备了一支乡村旅游人才队伍。特别是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地域的封闭性和落后性,省内外游客的到访,为乡村居民带来了市场化、法制化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促进各个旅游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乡村文化的再利用,创造乡土文化卖点,促进乡土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本转化,重塑了乡村文化自信,让乡村风貌和群众面貌都美了起来。
据统计,近五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25%以上,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人数占到全省总脱贫人数的20%以上,全省已有55.46万贫困人口依靠乡村旅游实现了稳定脱贫,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获得感,我省乡村旅游在全国树立了“美丽战胜贫困”的生动样板。
练铁军 再出发
新格局孕育新机遇。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我省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城镇化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依然欠发达的省情决定了乡村振兴是我省下一个阶段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大力助推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农村美丽繁荣。甘肃文旅人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赋予乡村旅游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变局带给乡村旅游井喷发展的机遇,尤其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的新发展、新成效进一步强化了甘肃文旅铁军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底气。在“双循环”背景下,甘肃文旅人将致力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切实把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将地方经济的综合带动效应激发好、应用好。
《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在即,全省文旅系统积极协调推进各地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依托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以全域旅游的要求把乡村旅游纳入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点”上持续打造景区带动型、城镇依托型、廊道布点型、生态康养型、民俗体验型、农业观光型等类型的旅游示范村和专业村,打造4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在“线”上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6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对接全省公路、铁路、航空网络,融入周边经典旅游大环线、小环线;在“面”上全面构建以黄土高原为主的农耕文化体验区、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戈壁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以陇东南为主的山水田园康养度假体验区、以甘南临夏为主的民族风情体验区等四大乡村旅游板块。既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又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加快形成我省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点线面一体发展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旅游大有可为,文旅铁军必有作为。今后,全省乡村旅游将贯穿一个总体思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乡村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省绿色发展崛起大局为切入点,按照省里提出的“四以”和“四气”要求,推动全省发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 2020年10月27日庆阳窑洞民居文化与乡村旅游振兴研讨活动举行
- 2020年10月26日休闲农业 田园体验 节会引领 兰州新区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两千余人
- 2020年10月26日白银“勾画”乡村旅游 规范发展新蓝图
- 2020年10月23日努力打造甘肃乡村旅游的白银模式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二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