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暖新闻

李建斌:当好“爱心搬运工”

 2021/02/26/ 10:02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黄虹

李建斌:当好“爱心搬运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黄虹

编者按:

  2020年,全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贺信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开展文明实践、环境保护、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社区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典型。近日,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我市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在“3·5”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天水日报《志愿者在行动》栏目即日起带大家走近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雷锋组织和个人,展示我市志愿者的风采,彰显志愿服务的道德力量,感受凡人善举的正能量。 

  黝黑的皮肤,憨憨的笑容,谁能想到,眼前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是一个参与公益事业十几年的“老人”了。

  2月24日,记者采访了被评为天水市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最美志愿者”的李建斌。

  李建斌是秦安县西川镇王峡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秦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上大学时,他看到身边的同学参加社团支教活动,觉得很有意义,便加入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就在那个暑假,还是大二学生的李建斌第一次和志愿者队伍到山区小学支教。和孩子们相处的半个月时间里,尽管山区条件艰苦,但他们认真好学的精神对李建斌的触动非常大,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公益助学路。

  “参加工作后,要在保证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安心参加志愿活动。”李建斌说,“为了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公益,我几乎很少和朋友聚会。”

  2012年6月,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因意外导致李建斌腿部受伤,在轮椅上坐了大半年才得以康复。即便如此,伤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公益活动中。

  “作为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付诸于行动。”李建斌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十几年来,李建斌经常参加一些形式多样、有意义的扶贫助学活动。几年前,他得知秦安县一中高一学生王彦君品学兼优,好学上进,但因父母在农村务农收入微薄,还要供姐弟三人上高中,家庭很困难。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李建斌经过各方努力协调,为王彦君申请了各类助学基金,承担了他大部分的学杂费,每月还和其他志愿者自掏腰包给王彦君凑生活费。最终,王彦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临开学时,李建斌还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方便学习。

  李建斌说:“像王彦君这样的贫困学生我们还帮助过很多。他们好学上进,但苦于家庭困难,我们通过联络慈善基金、募捐物资等方式,帮助他们能更好地完成学业,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近年来,在共青团秦安县委发起的“我为贫困学子凑盘缠”大型公益活动中,李建斌多次实地走访贫困学生家庭,足迹遍及17个乡镇、近百户家庭。李建斌告诉记者:“志愿者工作很辛苦,常常东奔西跑,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就又有了前进的动力。”

  2015年以来,李建斌还积极参与兰州、天水、甘南等地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他积极联系秦安县以外的一些公益组织到中山镇等边远乡镇的山区学校奉献爱心,助力当地的教育工作。每年暑假他还会联系全国重点高校的支教团,到山区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和支教活动,使山区学校的1000多名孩子受益。

  参与公益活动十多年以来,李建斌共筹集善款80余万元,价值50余万元的物资2000余件。现在,秦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经和全国十几家有影响的慈善基金会取得了经常性联系。

  “其实,我只是一名‘爱心搬运工’,把外面的资源引进来服务本地。”李建斌说,“以后我们会更努力地改进工作,让我们的志愿服务更专业、更细化,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为社会的文明和谐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