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知识分子的模样与色彩
——电影《吾爱敦煌》创作构想
由甘肃风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参与创作摄制出品的以樊锦诗为主角的人物传记电影,近日正式定名为《吾爱敦煌》(备案公示名《敦煌女儿》、曾用名《敦煌纪·忆》)。影片通过剧情与纪录穿插进行的创新方式,展现以“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数十年来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的不凡人生。
影片自2018年底开始策划,在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和酒泉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2019年初起由制片人郝平、潘红阳先后陪同编剧、导演苗月多次到兰州、敦煌等地进行深入采访、体验、构思和剧本创作、修改,反复勘景、复景,并按照分阶段拍摄的计划,于当年9月底进行了前期拍摄。2020年11月影片正式开机集中拍摄,在敦煌研究院的全力配合和影片第一出品方峨眉电影集团支持下,于2021年1月底拍摄完成。
影片中的中年、老年樊锦诗,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瑾饰演,著名演员林永健、黄品沅、孙敏、张政勇分别饰演不同重要角色。艺术家们的创作诚意和精湛演技,保证了影片艺术的高质量。我省青年演员雷承昆也在片中有出色表现。影片在敦煌全程实景和部分模拟场景拍摄,敦煌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应邀在片中友情出演,使影片经典性、专业性浓郁,呈现出写意与写实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影片将于年内上映。
苗 月
表达的主题是传承
我们拍摄的电影《吾爱敦煌》表达的主题是传承,讲述的故事是樊锦诗先生一生的努力,为的就是让敦煌莫高窟珍藏的民族文脉得以传承。
敦煌莫高窟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今天,当我们站在1600多年前营造出的塑像和壁画前,与遥远的历史近在咫尺,因为我们实实在在观看和感触到了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这让我们对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极大的敬意,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的文脉是一条长河,从遥远的历史流经我们的时代,又将从我们的时代流向未来,传承给子孙后代。
敦煌莫高窟的营造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能把这个伟大的奇迹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并传承给子孙后代,也将是一个奇迹。
《汉书》对敦煌二字的解释:敦,大也;煌,盛也。
经历了上千年营造的莫高窟彩塑和壁画是盛大的,然而之后的数百年,这里经历了落寞,荒凉,20世纪初又遭遇了列强疯狂掠夺。直到新中国成立,敦煌莫高窟建立了专业的保护研究机构,敦煌才渐渐回到了盛大庄严的氛围之中。
今天,敦煌进入伟大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对历史文化无比尊重无比呵护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敦煌,真正到了可以盛大传承的时代!70余年来,一代代年轻人来到敦煌,他们是艺术家,是大学生,是专家和学者,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从青春到中年再到老年,一生交给了敦煌,成为敦煌的儿女。在他们中间,有一个特别的女性樊锦诗,20多岁从北大毕业后来到敦煌,从此再也没有离开,60岁出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开创数字敦煌,用最好的艺术和技术的载体,留住敦煌,传承文脉。
电影《吾爱敦煌》就是通过讲述樊锦诗的故事,表达传承的主题。
关注和颂扬知识分子
说到敦煌,研究敦煌的学者们会想到敦煌学。
说到敦煌,普通人会想到许多民间流传甚广的关于莫高窟的故事。
拍摄敦煌的电影,我们选择的是,在敦煌盛大的背景下,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旅程。
在敦煌,传承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穿越大漠,带着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敬仰、对自身事业的执着、对精神信念的坚守,成为敦煌的守护者。敦煌莫高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学术和技术内容,如何研究,如何保护,如何弘扬,70余年来,在敦煌的几代知识分子努力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一代代知识分子在莫高窟安身立命,凭借的是文化的力量,是精神信仰的力量,是使命感和责任感。70余年,在敦煌的几代知识分子,筚路蓝缕,历经艰辛,努力传承民族的文脉,他们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优秀的知识分子是如何保有自己应该有的样子和颜色的。我们拍摄敦煌的电影,希望给予这个群体一次关注和颂扬,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对这个群体做一次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深度的讲述。
还原人物的层层人生
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是我们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敦煌承载了历史,樊锦诗代表了现实,因此这应当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现实人物传记片。
留住敦煌,传承敦煌,是樊锦诗的动作线、事业线、命运线,是我们电影的故事线。
在敦煌研究院办公区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伫立着一座并不高大的石材雕塑,名字叫《青春》。雕塑的主体是一个年轻女孩子,意气风发,短发飞扬,背着背包拿着草帽,充满动感地走来。这正是樊锦诗这一代人青春时代的模样。
樊锦诗的名字很美,人虽瘦小,气场却很强大。从年轻到老,樊锦诗都是齐耳短发。莫高窟的许多壁画并不止一个层面,不同时代的壁画会层层覆盖。樊锦诗的人生故事也如同莫高窟的壁画一样,一层覆盖着一层,我们需要一层层揭开、讲述。当我们看到老年樊锦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穿越一层层人生的画面和颜色,看到青春的樊锦诗、中年的樊锦诗。樊锦诗有很多的层面,层层覆盖,形成了她人生的厚度。揭开一层层生命的底色,还原一个人物的层层人生,这是我们的电影努力要完成的使命。
不论过往,还是今天,寂寞,都是敦煌莫高窟的一个关键词。每天黄昏时分,当最后一辆旅游大巴载着游客离去,莫高窟的寂静和一两千年前一样。九层楼飞檐上的铜铃随着黄昏的风摇晃出的阵阵响声,仿佛来自久远的历史,又仿佛飘向久远的时光,这是一种绵延不断的回响,连着历史、今天与未来……
有一本书里这样写道:“樊锦诗和她的前辈、她的后任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就像那些曾经盘桓在禅窟中虔诚苦修的僧人,又像那些曾经执着绘画而又淡泊沉默的前朝画师,与敦煌相遇之初的惊喜与悸动,最终变成背负在肩上的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度过所有的苦厄,像壁画上描绘的经典中的主人公,历经九死一生而矢志不渝。终究苦尽甘来。只不过,这份苦是由自己担着,甘却留给了敦煌……”
莫高窟259窟中有一尊微笑禅定的佛像,樊锦诗称之为“禅悦佛”。在我们的影片里,这尊佛像一次次出现在樊锦诗人生不同的阶段中,出现在她的情感中,出现在她的思想中。为了达到禅悦一般的境界,她经历各种人生的苦乐考验,寂寞的青春,与爱人长达19年的两地相思,艰辛的中年时代,对儿子和家庭的歉疚,成为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后,她才体会到最大的人生考验来自使命和职责,她必须承担好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的重任……
凡是对樊锦诗人生形成影响的人物,或者是被樊锦诗所影响过的人们,都会出现在影片中,人物众多,但不喧嚣。樊锦诗的人生不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有一份独处的安静,所有经历的焦虑、担忧、热烈、欢乐,在她内心世界里,最终都归于平静。几十年的人生仿佛一场修行,让她拥有了一种能力:寂静中她的心会热切地跳动,而当喧闹涌来之时,她却平衡着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份冷静……从寂寞的青春时代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潮水般涌入莫高窟的热情和关注,樊锦诗的内心有过喜悦或者兴奋,但更多的是从未有过的紧张和担心!樊锦诗深知,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但是文化遗产不能再生,也不可永生,潮水般涌来的人们一起呼出的气息,对洞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给莫高窟的传承带来很大的威胁,而更大的威胁则来自商业利益……樊锦诗忧心如焚,为了守住莫高窟,樊锦诗放弃了矜持,甚至拍桌子吵架。樊锦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冷静的理智,也有勇敢火暴的脾气,樊锦诗创造了知识分子与众不同的样子。最终,樊锦诗用知识分子应有的智慧做了一件只有这个时代才可能做到的事情:建立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把敦煌莫高窟古老的文化精神进行新的展示。“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用“数字化”永久保存敦煌信息,最新的测量、遥感、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重建数字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数字化的时代里,敦煌莫高窟更加盛大了!
樊锦诗不喜功名,不张不扬,忠于职守,恪守本分,理智理性,背着手从莫高窟九层楼前走过,她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样子。
樊锦诗说,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文物也得到保护了,她有了特别扬眉吐气的感觉。
樊锦诗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他们从情感上和理智上深知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必然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民族大也、盛也,敦煌才能真正地盛大。
樊锦诗的选择是那个时代年轻的知识分子必然的选择。樊锦诗在敦煌半个多世纪,从青春少女到耄耋老人。敦煌,一头连着民族的文脉,一头连着现实的社会,中间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
知识分子樊锦诗,是敦煌的传承人,是我们的主角。
(本文作者系电影《吾爱敦煌》编剧、导演,文中图片为该片海报和剧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30日冀豫行,敦煌研究院组织开展河南河北中小石窟寺考察
- 2021年05月30日东方神韵有魅力,红旗集团与敦煌研究院携手融合古老文化与现代工业
- 2021年05月29日首届中国敦煌科幻创作邀请赛颁奖典礼在敦煌举办
- 2021年05月23日用严谨虔诚的文字开凿敦煌文学之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