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宕昌何家堡乡:下足“绣花”功夫 扮靓人居环境

 2023/05/30/ 15:49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刘国庆

宕昌何家堡乡:下足“绣花”功夫 扮靓人居环境

  陇南日报记者 刘国庆

  初夏时节,走进宕昌县何家堡乡白杨村,河岸绿意盎然,村道干净整洁,庭院里蝶舞花香,一幅幅和美宜居、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幸福洋溢在村民的脸上。

  “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见证了村子发生的变化,无论是居住环境、基础设施,还是群众生活水平及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善。”谈起村里的变化,草坪子村老党员王进福打开了话匣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是前期工作,后期管护才是重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各村党支部围绕每月重点工作任务,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每月定期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和群众集中清除村内的乱堆乱放和卫生死角,全村党员干部结对帮助老弱病残及人居环境“脏、乱、差”农户,督促、帮助结对农户搞好环境卫生,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比着干的全民共治浓厚氛围。

  何家堡乡作为宕昌县城“后花园”,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三新一高”总要求,全面推进“三城五地”建设和“十大行动”,深化落实县委“1346”总体工作思路,紧盯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充分体现上游水平,以实际行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岷江生态长廊。

  何家堡乡按照“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和“视线内无垃圾”目标,对全乡尤其是国道212线沿线“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排查整治。通过全乡上下齐心协力,“牛皮癣”等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公路、河道沿线白色垃圾、垃圾堆、杂物得到及时清理,广告、牌匾得到规范设置,占道经营、撑杆搭棚现象得到全面整顿,乱扔垃圾现象持续减少,群众参与度、满意度明显提高。截至4月底,累计清理生活建筑垃圾1.2万吨,拆除广告牌10多个,铲除小广告1000余张,清理疏通河道、沟道约24公里。

  走进乡村振兴示范点草坪子,道路两旁的花坛里,花团锦簇,文化墙上一幅幅壁画充满乡土乡情,深巷民居的一缕缕袅袅炊烟,成为村庄独特的符号,浓郁的乡愁气息扑面而来。

  多元投入,提升质效。何家堡乡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材利用、修建并重”的原则,将一些废旧的砖头瓦片、闲置的石头木材等材料充分利用,切实降低建设成本。截至目前,共打造小节点3处、维修小节点5处,修建围墙围栏820米、干砌石挡墙2600米、美化墙面1800平方米、加固维修排水渠460米。同时,充分考虑不同路段特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和花、草、树相融合的方式,在沿线种植云杉、樱花、树桩月季、爬山虎等树种300多株,播种虞美人、鲁冰花、万寿菊、百日菊等花种4000多平方米,精心建设生态绿色长廊景观带,着力打造乔、灌、草、花立体复层的绚丽多彩风景线,用心用情扮靓乡村颜值。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干群参与”的投入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和干群出资出劳,全面参与生态长廊建设。白杨村通过自筹资金和帮扶单位、群众捐助等途径,建成了15米廊亭一座,将其打造成了民事直说平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亭。

  美丽乡村不是“一时美”,而是要“持久美”。人居环境通过整治,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要保证长期干净整洁,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关键是要管护好、可持续。各村修订了村规民约,积极倡导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乡村新风。继续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将212线主干路由各村公益性岗位划段包干,定期清扫。完善落实环境卫生奖励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整治绩效考核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等制度,促进环境整治责任层层传导、环环落实。利用流动红旗、责任牌等形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同时通过广播、“两微一抖”、入户动员等方式,深入有效开展乡村绿化相关政策、法规等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激发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美丽家园、创建有我”生态意识,开展好庭院绿化,逐步形成植绿护绿爱绿思想观念。

  乡村要振兴,“颜值”要刷新。人居环境整治永远在路上。何家堡乡党委书记赵云云表示:“下一步,我乡将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创新思路,持续加大岷江生态长廊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做到整治一片、绿化一片、见效一片,实现‘一江碧岸青山,风景如画’的岷江生态景观,全面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生态绿色长廊,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