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初心坚守 践之于行——记2023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小强

 2023/06/15/ 09:57 来源:每日甘肃网

  江小强现任甘肃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在2023年甘肃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上,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1977年出生的江小强,自21岁开始,便与公路打交道,从公路工程施工到公路养护,如今又回到公路施工,始终没有离开公路事业。年轻时,恨极了道道飞虹架南北时的艰难苦闷;现如今,爱极了条条天堑变通途后的成就感。就这样,既纠葛连连又含情脉脉地在“路上”度过了25个年头,江小强也从一名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正高级工程师。

  勤学善思 强练内功

  江小强的优点其实并不多,仔细盘算,“好学习、爱钻研”应该算一个。

  这一习惯养成已久。1998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加过高速公路施工,负责过国省干线公路的改建、养护维修、水毁修复、安全保障、应急抢险、危桥加固等项目的管理工作。

  江小强一直认为,“学以致用,能以所学来攻克施工中的种种难题”,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从2014年开始,他先后组织或参与了《不同性质泥石流快速处治》《用于泥石流地面的复合结构体》等课题研究、《用于泥石流地面的快速处治施工方法》等施工技术研究,并有多篇专业论文发表,《不同性质泥石流快速处治》课题研究在2015年获省总工会第八届职工优秀技术成果三等奖,2016年《用于泥石流地面复合机构体》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项,2018年《用于泥石流地面的快速处治施工方法》和《用于泥石流地面的复合结构体》获发明专利证书两项。这些应急抢险技术的应用推广,大大提高了泥石流灾害处置能力。

  由于平时肯下功夫,爱动脑筋,2015年,江小强取得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业务知识得到很大提高。自此,便开始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研究和推广公路施工适用技术。

  相较于许多“束之高阁”的课题研究成果,他研究的课题、发明的专利都基于“实践”。在他看来,只有来自于实践的研究发明才能更实用、更接地气。比如《用于泥石流地面的快速处治施工方法》就是基于天水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如何快速处理泥石流情况下道路疏通、抢险救灾的实用技术,所需物资均可就地取材,成本小、效率高。

  从2020年开始,看到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后产生的大量沥青铣刨料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他便依托G30天定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和维修工程项目,多次试验、反复调配应用,终于在微表处施工中掺配了部分的RAP料,经过几年的车辆碾压,行车体验和舒适度达到了和未掺配RAP料同等效果,并全面通过竣工验收,得到业主、监理及社会司乘人员的好评,是一项既能处理沥青路面铣刨料,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施工能耗,减少了碳排放,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工艺。该项目申请专利两项,2021年被省总工会评为甘肃省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

  在四新技术的应用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江小强主持了UTAC-5高性能超薄沥青砼罩面材料结构研究、多功能融冰雪路面大型室内模拟装置、UHPC装配式套衬技术在隧道二衬加固中的应用等等,其中“UHPC装配式套衬技术在隧道二衬加固中的应用”在2022年全国公路行业养护工程创新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后会更为广泛地应用到公路行业中。

  截至目前,江小强先后取得国家专利8项,发表论文10余篇,还成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老师。

  抢险救灾 身先士卒

  初心坚守、践之于行。作为一个有着17年党龄的公路人,江小强不仅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

  2013年7月天水境内普降大到暴雨,造成了不同乡镇人民群众受困。暴雨无情人有情,抢险救灾刻不容缓。按指挥部工作安排,江小强被派往受灾较重的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李子园村进行勘查和制定抢修方案,面对山塌、路断、手机无信号的艰苦环境,他蹚过满是树枝、泥石流的8公里泥泞路段、徒步7小时第一时间到达受灾现场。

  经过勘查,江小强发现通往李子园村的一座桥梁被冲毁,村内6000余名村民无法出行。他将情况立即上报指挥部,经省交战办同意,决定动用“321”型战备钢架桥两座,架设生命通道。

  时间就是金钱、生命重于一切,由于调度有方,加之抢修人员轮番上阵,机械不停转,连续三天两夜没睡觉,终于在时间节点要求下,完成桥梁架设任务,对后续人民群众物资保障,抢险车辆、人员进驻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2020年8月的陇南抗洪抢险救援工作同样难忘。

  当时,江小强负责省公交建集团应急抢险救援三队的相关工作,先后赶赴陇南康县、文县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灾毁现场断水、断电、断路、断通讯,抢险救援的路上“头顶有暴雨、路边有落石、脚下是泥泞”,异常艰难。

  为第一时间打通灾区群众的“生命通道”,在抢险救灾的险要关头,江小强组织应急抢险三队及时增加施工机械、调集物资,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带领抢险队克服停电停水、潮湿闷热、蚊虫叮咬、住宿简陋、天天吃方便面等艰苦条件,身先士卒调查道路损毁情况,确定抢险救援方案,指挥机械开展道路抢通作业,圆满完成了康县X500线周家坝至长坝公路和文县S556线立亭至舍书公路的抢险救援任务,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出行和救灾物资的运送,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和赞誉,为抗洪救灾抢险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彰显了省属国有骨干企业的担当。

  常备不懈 稳中求进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关键时候的先驰得点,往往得益于日常的厚积薄发。

  江小强管理的G306库房是陇东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交通战备物资储备库,储备有“321”型战备钢架桥5座,“ZB-200”型战备钢架桥1座。

  2014年,江小强参加全国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演练,从9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演练的各项工作,负责对全省各局抽调的近80名职工进行了演练前的各项模拟培训。他坚守在演练一线,和应急演练人员一道同吃住在养管站,苦熬“冬夜长”、顶着“北风凉”,亲自动手试验拼装。作为公路架桥队的队长,在11月9日的实际演练中以最短的30分钟在河流上架设了一座3跨45米模块式桥梁,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武警部队首长的好评和接见。

  那一年,江小强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国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演练先进个人”。

  2016年,为了顺应“省属事企分离”改革浪潮,江小强毛遂自荐来到甘肃省公发集团天水通联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主要职务。在最初短短几年里,他对市场的感觉远胜于前三十年对生活的感悟。经历了市企剥离后的迷茫、创业初期的无助以及夯实基础后的瓶颈,面临着“老行业”的市场化养护、“新行业”的渠道开拓以及“跨行业”的冒险试水,处处存在竞争,时时顶着压力。最难时,只能以“压力下的成绩才有成就感”来安慰自己,自行解压!

  在坚持企业“稳中求胜”的前提下,他和天水通联的同事齐心协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升级,不放过任何一个市场机遇,革故鼎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渐渐地,赢得了市场的信任与肯定,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提升,营业额稳增不减。在陇南通途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他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努力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整体活力,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圆满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率先垂范,百花齐放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江小强用心用情用脑,切实把服务大局主体责任刻在心上。通过勤于学习,自觉锤炼,做业务提升的有心人,在凝聚群众上用脑,握紧“铁拳头”;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做党务工作的用心人,在解决问题上用情,唱响了“好声音”;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做协调联络的真心人,在服务群众上用心,当好“知心人”。

  这些年,在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江小强都坚守初心而又锐意创新。持续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努力助推提质增效稳增长。通过主抓主推主管,切实把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抓在手上,主动从工作理念、工作格局、工作方式三方面推动转变,以期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一是工作理念从单一抓党建的“封闭式”向“党建+”的“开放式”转变。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支部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在融入中发展、在融入中创新,达到同频共振;二是工作格局从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单兵团”向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大党建”转变。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等“单兵团”层面转向构建“大党建”,从目标定位、价值贡献上体现党建工作的优势和作用;三是工作方式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始终把落实中心任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专业、务实的党建工作助推生产经营目标实现。最后聚焦中心工作,构建标准化的党建工作体系,做到了“以标准推进标准,以标准带动标准”。把党的建设提升到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高度,运用专业的研究方法,为企业量身打造与改革发展同心同向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体系。

  从参加工作至今,江小强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肯定。连续多年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2021年12月被选为天水市第八届人大代表,2023年更是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荣誉在前,奋进在心。荣誉,既是肯定和鼓励,更是鞭策与期待。它将时时提醒江小强——不要做镌刻曾经辉煌的“化石”,而要成为照亮未来希望的“灯塔”。江小强表示,他将常怀忧患意识,恪尽兴企职责,和全体职工一道,踏实笃行、攻坚克难、不断进取,用自己的微末之光,去尝试照亮修过的每一条路、架起的每一座桥!用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干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产业工人技能报国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