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敦煌风】又见抢盐 随风乱舞何时休

 2023/08/30/ 08:18 来源:新甘肃 胡印斌

  胡印斌

  受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水事件影响,国内一些地方发生非理性的食盐抢购。中盐集团日前发表声明称,近期部分区域市场发生食盐抢购,电商及部分商超渠道有短时缺货现象,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请社会各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

  上一次抢盐,还是在12年前的2011年3月。彼时,日本福岛县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发生熔毁,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出于对核辐射的恐慌,我国部分民众也曾大量抢购、囤积食盐。

  两次抢盐,都与民众的核污染恐慌有关。这也表明,当今世界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地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其他地方“蝴蝶效应”。特别是在核污染的问题上,容不得半点含糊,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扩散、核妥协。

  不过,至少在食盐方面,国人不必如此惊慌失措,多一些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前例不远,有报道称,不少人家12年前抢的盐还没有吃完呢。一次次抢购,一次次盲从,可以说更多是随风乱舞!

  首先,核污水直排大海,确实可能会损害大海生态,影响到海盐产业,但也要看到,在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中,海盐只占10%,占大头的是井矿盐,占比87%,还有3%的湖盐。这意味着,即便海盐受到一定影响,也不会对食盐供给产生影响。

  从产能上说,我国食盐储量极为丰富,不存在稀缺问题。连日来,青海盐业、川盐集团、福盐集团、江盐集团、安徽盐业集团等多地盐业公司均发文表示食盐储备供应充足。其中仅青海盐业可开采湖盐储量就达14亿吨,“茶卡”牌食用盐产能为30万吨/年,食用盐储量可供全国人民食用70年。

  其次,有不少人认为海盐更健康的观点也存在误区。专家介绍,海盐、湖盐、井盐、岩盐只是来源不同,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一般都需日晒结晶、粉碎洗涤加工步骤。不同产地、形态、成分的食盐风味上可能存在差异,但从营养角度来说,这些微弱差异并不会带来生理方面的健康影响。

  还有,此前有网络传言称“含碘盐可预防核辐射”。这样的说法也毫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提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如果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各个脏器造成严重的负担,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严重者可能造成脱水,甚至死亡。

  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可或缺,但也不可跟风扬土,传播核污染会带来盐紧缺的谣言。很多时候,恰恰是这种非理性的抢购潮,反而会扰乱正常的市场供需秩序,导致局部的阶段性商品紧缺,并不可取。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居心叵测者的阴暗心理作祟。8月25日,西安未央警方抓获一名造谣者刘某,经查,刘某系西安市某生鲜店铺老板,为提高店铺销售额,利用日本排放核污水热点,在多个社交群内发布不实信息诱导不明真相群众接龙购盐,引发群众争先购盐,严重扰乱市民正常生活秩序。

  说到底,遏制抢盐风潮,要靠民众理性、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不断提升科学素养,不断提高辨别能力,也要加大辟谣力度,严厉惩治网络谣言。而老百姓也要通过一次次的类似事件,吸取教训,在面对纷杂事件时,多一些定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