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兰州公安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社区警务模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兰州市公安局立足省会定位,主动把学习好、推广好、发展好新时期“枫桥经验”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中,着力夯实新时代兰州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根基,在全市派出所中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兰州特色社区警务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区公安分局小西湖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实际,紧扣“主防”要求,强化“主防”理念,塑造“预防”警务体系,组建由社区民警带领,以社区党员、网格员和单位、物业保安员、社会志愿者、退役军人等为补充力量的“西湖蓝盾”义警队伍,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治安巡逻,开展防火防盗、反电诈、校园安防等宣传教育,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今年以来,78个“蓝盾工作站”680余名义警累计开展法治宣传160余次,救助服务群众500余次,协助民警抓获违法人员23人,真正成为派出所“平安守护”的“新力军”。
“辖区流动人口占比相对较高,我们严格落实所长民警进班子、社会力量进组织、联调队伍进院落的三进模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持续提升社区警务整体工作水平。”小西湖派出所所长周海鹏说。
小西湖派出所始终坚持警民联调,注重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在做好定期入户排查和接警认领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推开“人民调解委员+社区民警+网格员”的警民联调模式,截至目前,小西湖派出所在已建成的6个社区警务室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工作站,29名民辅警被区司法局聘任为人民调解员,建立了“矛盾调解专家库”,成功化解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家庭纠纷等1300余起。
一以贯之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将辖区矛盾风险发现在早、解决在小,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让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新活力……一系列有益探索落实落细。2019年11月,小西湖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紧紧依靠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兰州公安按照“百所示范,千所提升”的原则,扎实开展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工作始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外来人口多、在建小区多、用工单位多、沿街商铺多是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九州派出所辖区的特点。随着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流动,用工纠纷、物业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呈现高发态势。
“根据辖区这些特点,我们必须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九州派出所所长景盛晖说。
今年1月,辖区一建筑工地因承包方未将工人工资发放到位引发矛盾。社区民警张恩腆获悉警情后,立即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调解小组进行处置,最终妥善解决了这一矛盾。
九州派出所以推进“两队一室”工作格局建设为契机,积极汇聚各方力量,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加强用工管理预防化解、加强物业管理源头化解、加强巡查管理现场化解”“三管”工作机制。日常工作中,九州派出所深化警社融合共治,拓展和为贵调解室、家门口警务室、微警务工作室等警务“三室”联系群众功能,将居民常用的居住证办理、身份证领取、开具户籍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服务事项纳入其中,同时发挥“会客”功能,敞开大门随时与群众交流沟通、提供紧急救助、开展暖心服务。随着一系列探索机制的深入推进,2021年12月,九州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畅通人民群众参与机制,在治理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防止矛盾上行。近年来,兰州公安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守护了一方平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