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兰州新区中川园区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

 2023/11/28/ 15:26 来源:兰州新区报 记者 姜波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中川园区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

  物业直通每一位居民,事关千家万户,是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

  自今年新区开展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全覆盖打造“红色物业”以来,中川园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新模式。截至今年11月,已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破解了一系列小区治理难题,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

  “红色物业”到底“红”在哪里?

  作为新区试点社区之一的兰石家园社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红”在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全过程,“红”在以党员为骨干形成服务群众有力队伍,“红”在以群众满意度评判物业服务效能。

  兰石家园社区有8600户18000名住户,8家物业公司。试点伊始,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成立“红色物业”联盟领导小组、签订共建协议、组建“红色”党组织……就在兰石家园社区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时,新的问题来了,8家物业公司中有7家反馈公司党员人数不足,无法成立党组织。

  实施“红色物业”的第一步,就是牵住党建“牛鼻子”。兰石家园社区决定实施“党员数3名以上单独成立党组织,党员数不足3名建立物业党小组(或红色先锋队)”来完成基本组织架构建设,而这一架构最终形成“成立物业企业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和社区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工作机制进行推广。截至目前,中川园区物业小区已成立党支部12个,联合党支部10个,选派党建指导员73名,住宅小区“红色阵地”已全部建立。

  “红色物业”“联”的谁?

  除了常规的物业服务管理外,更多的社会资源及力量被有效链接。维修维护、爱心帮扶、信息咨询、应急处理、矛盾调处、代办服务、医疗健康,甚至还有养老和托育服务,“红色物业”凝聚越来越多的力量。

  栖霞社区将每月7日定为“栖”号有约活动日,宗家梁社区常态化开展“项目经理接待日”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方家坡社区联合物业公司每月开展“支书接待日”活动,经纬社区通过“小板凳宣传队”倾听居民诉求,建立工作台账,逐一办理落实,践行“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的承诺。兰石家园社区细化“红色管家”服务类别,便民服务员、先进示范员、小区宣传员、物业监督员、居民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六大员走马上任,同时开发小程序,一键扫码实现“码上办”,让业主实实在在感受到物业的贴心服务。

  社会资源“千条线”渐渐汇成社区共治力量“一根绳”,有效解决了系列基层治理难题。

  “红色物业”如何体现“治”的功效?

  新安社区打通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大脉络”,将社区治理下沉到小区和楼栋。依托小区管家理事会、爱心驿站等阵地资源,保障物业党员和双报到党员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发挥“红色物业”联席会议制度优势,组织召开联席会议6场,解决居民反馈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热点问题11个,实现以“民生”回应“民声”,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截至目前,先后协商推进社区文化广场建设1处,协调增加小区健身器材12件,完成绿化面积新增2800平方米,更换维修井盖等42处。

  “红色物业”的蓬勃发展,既要有自下而上的“止逆阀”,更要有自上而下的“增压阀”。为此,中川园区通过“红色物业”项目展示交流活动、物业公司红黑榜、物业公司分类定级等“培养工程”,帮助物业公司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真正让小区以“家”的标准建设,让物业以“业主”的视角管理,让服务以“温情”的关怀呈现。(记者 姜波)

  记者手记

  “红色物业”实实在在为居民解难题

  让群众满意是检验“红色物业”成果的硬标准。来自中川园区彩虹城中心社区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12345民情通热线及网民留言在“红色物业”的帮助下,办结率达100%,满意度较同期提升近60%。“红色物业”实实在在为居民解难题,居民也更加信任社区、依赖社区。

  “红色物业”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冷清的小区热闹起来、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变成温情的“服务前哨”。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红色物业”就是这么红起来的!“红”在党员队伍、“红”在党群关系、“红”在爱心传递,“红”在每个人的初心里!(记者 姜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