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乡村美 日子像蜜一样甜
——秦川镇铧尖村精心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初冬时节,穿行于秦川镇铧尖村,阳光正好,抬眼望去,一条条村庄巷道干净平整、通村入户,一栋栋农房窗明几净,一辆辆冷链车奔波运货……这一幕幕场景,是铧尖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打造集体经济“新气象”
乡村振兴,富在产业。初冬清晨,临近科教园区的铧尖村冷链车间分外热闹,来自各地的订货电话响个不停,本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忙着分拣包装,冷链车将各种生鲜农产品输送到各家餐桌,村里培育出的“冷链”透出热腾腾的气息。
铧尖村坚持“鲜”人一步,立足科教园区和化工园区等消费市场,注册成立村企“铧谷商贸”,专注打造冷鲜食材供应链,建设集存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综合型冷链车间;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目前,村上已建成分拣车间1000平方米,农产品冷链库容530立方米,可容纳冻肉海鲜果蔬1000吨,日周转量可达5吨;和各家食堂签订了供货协议,每月销售额50万元以上;累计培训工人300人次以上,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00人次以上。”铧尖村党支部书记景博文介绍道,下一步,将着力建好田间“冰箱”,打造城市冷链配送“前置仓”,形成可推广复制的“铧尖模式”。
点靓宜居乡村“新底色”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对铧尖村来说,不搬迁、不平移,村容村貌如何升级?“拆除危房、路面硬化、垃圾分类……”铧尖村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召开罐罐茶会,村干部和村民围坐一起面对面商讨着。
说干就干,景博文带着村民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在拆危拆旧时,部分老百姓舍不得老房子被拆,陷入僵局时刻,党员王荣挺身而出先拆自己家的旧房;随后,其他党员纷纷表态,带头先拆,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走的局面,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变化一点点到来:通过精细的网格化治理,老旧村貌焕然一新。“现在路变硬、灯变亮、树变绿、厕变新、村变美、人变多,宜居宜业的日子像蜜一样甜啊!”村民彭爱国感慨万千,脸上难掩自豪。
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
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一个脱贫户的好日子,折射着一个村庄的好前景。
“我和儿子凭着厨艺,在科教园区学校食堂上班8个月,人均每月工资5000元;老伴在村上合作社打零工,挣了15000元;耕地地力补贴319元……”最近,驻村工作队正帮着脱贫户党永刚算着今年的收入,看着收入年年增加,大家越说越有劲,畅谈着明年的计划。
兰州太平鼓演艺是铧尖村鲜明的文化底色。今年兰州火热出圈,很多省内外游客在太平鼓之乡铧尖村探访太平鼓的起源,体验太平鼓演艺活动十分火爆,村里鼓手们很抢手,每日演出费300元左右。脱贫户杨家立翻着记账本算了下,今年参加演出120多场次,加上妻子在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上班的4万多元工资,全年收入达到8万元。
铧尖村多举措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动态掌握脱贫人口就业状况和需求,依托新区产业园区众多优势,定期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专项活动,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及时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指导,帮助脱贫人口就近实现就业。10年间,铧尖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2168元增至2022年的15623元。
今天的铧尖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多措并举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多管齐下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魏晓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05日兰州新区获评“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
- 2023年08月04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企发展“沃土”——兰州新区全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2023年10月12日自2024年起 每年8月20日定为兰州新区“企业家日”
- 2023年10月20日兰州新区: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赋能民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