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成县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 通讯员 刘建军
冬日时节,漫步在成县王磨镇林口村,群山上的松柏依旧翠绿,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收拾整齐的幸福小院、田间劳作的村民,构成了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画卷。
如何让林口村的美景变成助力群众发展产业的“钱”景,成为摆在当地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里开始对盘活的老旧民居进行升级改造,对民宿周边500多平方米的场地进行提升改造,形成集烧烤、休闲、自助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余元,带动20户群众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同时,发展天麻157窝,连翘102亩,花椒78亩,发展中蜂725箱,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兴村的致富路。
陈小艳是林口村的产业发展大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技术指导下,养殖蜜蜂160箱,种植6亩花椒、4亩连翘、6亩桔梗,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获得了稳定收入。“养蜂是我们村的传统产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今年春季受霜冻影响,蜜蜂减产不少,但我家160箱产了1000多斤蜂蜜,按照每斤30元的价格,能够卖3万多元。”陈小艳说。
今年62岁的石岩则把中药材连翘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一辈子与土地为伴的他,依托自己的技术种植了8亩连翘,每年有3万多元的稳定收入。同时,他还通过连翘育苗、苗木销售、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产业兴旺的故事也在王磨镇陈庄村徐徐展开。在陈庄村的大棚种植基地里,60亩的大樱桃已全部完成栽植,村民正在为大棚内起垄、覆盖遮草布、埋设滴灌管道等,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在田地间。
“我们经过对山东等地的考察,结合王磨镇地理特点,引进了6个优质大樱桃品种5500株,明年就能实现挂果上市,后年进入盛果期,能够比露天种植的提前一个月左右上市,预计每年能够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永兵信心满满。
发展大棚大樱桃种植,是成县达康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特色种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的一次重要实践。特色产业发展,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相对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还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近年来,成县王磨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蔬果种植,大力发展中药材、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绿色道路,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快。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21日山丹清泉镇:光伏发电点亮乡村振兴路
- 2023年12月07日合作市妇联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
- 2023年12月01日【乡村行·看振兴】挖掘收集“珍宝” 保护种业“芯片”——甘肃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摸清家底
- 2023年12月01日【乡村行·看振兴】嘉峪关市文殊镇: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