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梁海燕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法治化,离不开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全过程,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方面为经营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的行为规制与法治保障。持续推进甘肃营商环境法治化,应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依法行政、强化监督评价、增强法治营商意识等方面聚力发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加强制度供给,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建设是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出台完善相关条例,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予以固化,将上位法中一些较为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补充,从政务、市场、法治环境以及宣传与监督等方面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规定,创新土地、服务、保障、监管等制度。完善与经营主体有关的投资保护、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财政税收、金融、数据算法等领域的立法,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法供给。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考核、公示制度,并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和做法,创造更加有效的营商制度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良好的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必备要素。推进权力科学优化和功能配置,健全完善重大决策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并进行动态调整,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优化政商关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合理界定法治政府建设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全领域、多维度、体系化评价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务守信践诺水平,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公共政策兑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以经营主体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细化量化政务服务标准,积极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不断优化营商服务。建设数字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
推进依法行政,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行清单化和项目化管理等创新做法,创新完善执法方式,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保障,平等对待各类商事主体,特别是要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运用治理技术打破权责结构约束,简化行政流程,优化权责配置结构,提高行政行为的精准度,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公平、公正、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创新推进柔性执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优化法律服务,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服务效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产权保护,探索建立专利快速预审机制,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侵权等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建议在法院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效能,强化招商引资法治保障。运用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发挥非诉争议的前端治理功能,及时对涉及营商环境的各类风险进行研判,从源头上保障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创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联动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逐步推进省市服务一体化,满足经营主体和群众多元公共法律需求。完善便捷高效的市场退出制度,优化一般注销流程,推行简易注销,探索特殊注销情形,为企业搭建司法绿色通道,提高经营主体活跃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强化评价监督,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进营商环境监督主体多元化,构建多主体协同的监督制约体系。立法机关要持续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建设。行政机关要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当干预。司法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服务,健全对破坏营商环境和侵害企业利益行为的监督问责。企业要完善内部合规机制建设,诚信合法经营。工商联等社会组织、广大群众要加强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从完善涉企制度体系、规范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强化司法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优质法律服务供给和提高企业的满意度等方面评价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涵盖企业需求、政务服务、制度建设、法治保障、矛盾纠纷化解、权力监督等指标。
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总结宣传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推广具有指导性的工作方式和措施,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的能力。针对企业法人、经营管理者、职工等常态化开展法律培训、法律普及和“以案释法”,引导企业家增强风险意识、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和法治化管理水平。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将法治思维融入企业家日常经营活动,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和合规经营理念。加大媒体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多种形式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典型经验,让法治意识根植群众内心,提高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知晓率、参与率,夯实营商环境法治化的群众基础。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决策咨询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05日【理论】坚持依法治校 建设法治校园
- 2023年12月05日【理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筑牢法治宣传阵地
- 2023年12月05日【理论】做好新时代公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2023年09月19日【理论】基层检察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