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网络中国节·春节】金昌:糖花花里寻年味

 2024/02/05/ 08:47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于渊 冯亚杰 见习记者 滕汉卿

金昌:糖花花里寻年味

  记者 于渊 冯亚杰 见习记者 滕汉卿

  我国西北的农村地区都有过年炸油果的年俗,而我市,农村老百姓过年炸的油果,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糖花。农家妇女们用面粉等最基础的食材,制作出了一道独具西北特色的中式甜点。

  临近春节,勤劳的农村人都在忙着置办年货,在金昌人的年货名单里,一定少不了糖花。过年吃自家制作的糖花,是不可或缺的仪式感。一大早,金川区双湾镇营盘村村民姚兰文的小院里就飘出阵阵胡麻油香,她召集了同村的几个老姐妹聚在一起炸糖花。

  姚兰文说:“儿子、儿媳、孙子都爱吃糖花花,吃了糖花花过年才算过好了,不吃就感觉没过好年,谁家都必须得做糖花花。”

  糖花制作最关键的环节是做糖面。姚兰文制作糖面全凭经验,虽然不像专业的面点师那样计量称重,但少女时代跟着母亲学,出嫁后和村里的巧媳妇们一起做,姚兰文已经对糖面的制作法则烂熟于心。一碗糖加半碗水放在炉火上熬成糖水,再加入两碗面与糖水混合搅拌均匀就变成了糖面,放在室外冷却到不粘手的程度,再把糖面擀成薄薄的面饼,夹在两块发面薄饼中间,就成了制作糖花的面胚。

  姚兰文说:“现在条件好了,又是油,又是糖,又是鸡蛋,放到里头又甜又香。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做,现在任何时候想吃都能做。”

  揉面、擀糖、切块、卷花、油炸……姚兰文和姐妹们巧手翻飞,糖花的造型多种多样。一个个原本软乎乎的面胚,在滚烫的油锅里不断地上下翻腾,直至炸得外酥里嫩、黄金油亮,才会被捞出沥油。

  糖花是我市农村老百姓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而它的制作过程似乎就像我们的生活,要经过千辛万苦的挣扎与煎熬,才能换来一个圆满的结果。

  看着新出锅的糖花,村民胡玉桂夸赞道:“这糖花子炸得真好呀,糖也好,火候也好,金黄金黄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