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麻辣烫背后的天水事】在诗中寻找麦积山

 2024/04/02/ 17:53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赵媛媛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赵媛媛

  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之后,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再次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3月份,麦积山石窟参观游客累计93581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53.8%。麦积山石窟这朵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奇葩,在这个春天,绽放出了更加夺目的光彩。

  回望历史,麦积山的动人之处,不仅因为其有着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塑像,更因为历代诗人在这里留下了无数辉煌灿烂的诗词,让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熠熠生辉。

山寺

唐·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山寺》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一个秋日,游览麦积山后乘兴而作,也是现存最早描写麦积山的诗作。那一天,天空湛蓝高远,几朵白云悠悠地飘着,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向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诗人当时刚弃官后携全家经陇县、张家川、清水来到秦州西枝村,暂寄居于他的远房侄儿杜佑家。

  麦积山形似麦垛,在周围群山映衬下一峰独立,中间大,上下小,攀登极为困难,要想在这样的地方开凿石龛实非易事。按照古籍记载,当时利用的办法是——“自平地积薪水,至于岩巅。从上镌凿其龛室佛像。功毕,旋拆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中同样有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麦积山的险要和诗人的游览兴致在诗的语言中得以流露。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史上几经变故,盛衰有时。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天水地区经历过一次大地震,对麦积山石窟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据史料记载,“秦州地震,折而复合,经时不止,坏庐舍殆尽,压死四千余人”,导致麦积山石窟东、西崖之间的大部分洞窟被完全震落,近百个洞窟毁于一旦。而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登麦积山时,正是其衰落期,因此,杜甫的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一处被冷落了的、萧条破败的凄凉之地。

312802573119ea273516b46e10cbed73_1644477560741041000_h=654&w=892.png

麦积山秋景(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题麦积山天堂

  五代·王仁裕

  蹑尽悬空万仞梯,

  等闲身共白云齐。

  檐前下视群山小,

  常上平分落日低。

  绝顶路危人少到,

  古岩松健鹤频栖。

  天边为要留姓名,

  拂石殷勤身自题。

  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天水人。唐末任秦川节度判官,后入蜀,为翰林学士,历仕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沿着麦积山西阁悬梯而上,有一万菩萨堂,此堂之上有一龛,谓之天堂,罕有人至。唐末时,年轻的王仁裕曾登上麦积山,并题此诗于西壁。由此,麦积山拔地而起、巍峨险峻的自然景观跃然眼前。

  游麦积山

  明·冯维纳

  鹫岭横西极,祇园复在兹。

  孤标拔地起,万象入云危。

  月殿金枝秀,霜林锦树披。

  经过未辞数,猿鹤久相期。

  麦积山石窟地处天水市麦积区东南30公里的小陇山中,窟龛绝大多数开凿在高20—80米、宽约200米的悬崖峭壁上,洞窟之间依靠悬空栈道相连,最高位置有十二层之多,故有“十二龛架”之说。明代诗人冯维纳“孤标拔地起,万象入云危”的诗句精准地描绘出了麦积山的险峻雄伟、高耸入云。

  麦积烟雨

  清·吴西川

  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

  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

  境胜端由险,梯危若未连。

  钟声路何处? 遥想在层天。

  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在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1600余年的不断开凿、修缮,遂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第二大艺术宝窟,并以其精美、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闻名中外。

  被列为“秦州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也同样令人神往。每当烟雨蒙蒙之际,山岚缭绕、横云飞渡,麦积奇峰时隐时现,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都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麦积山石窟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葱茏,自古就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烟雨中的麦积山,显得更加宁静而深邃,那萦绕在山间的云雾,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1712035983462.png

麦积烟雨

出峡望见麦积山

清·任其昌

出峡望平旷,娟娟秋月明。

湿云归远岫,洒径微风生。

村柳烟雾积,渠流波论平。

青江水中石,灿灿生光晶。

山果甘可食,累累缀珠璎。

丹砂与点漆,杂遝难为名。

秋成无大小,一一见物情。

策马向前路,高峰遮峥嵘。

山灵喜我至,仙乐相招迎。

  任其昌,字士言,秦州人士,清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中进士,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受分巡巩秦阶道董文焕邀请,入天水书院主山长席,后入陇南书院,育才30余年,天水英杰刘永亨、哈锐、丁秉乾、杨润身等人皆出于先生之门,时天水文风之盛,学风之清,为陇上之首。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任其昌故居秦州城南巷子改名为“士言巷”,以示追念。

  在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史上,北魏至隋唐这数百年间,是其发展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绝大多数的洞窟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天水地区属西魏管辖,当时的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乙弗氏自尽于麦积山,并“凿麦积崖为龛而葬”,麦积山石窟和西魏皇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推动麦积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纵观历史,千百年来的雕塑风格演变在麦积山石窟中都有着清晰的脉络可寻,这也是其他地方石窟艺术所不具备的。也难怪会有诗人写出“路盘七佛洞,龛蚀六朝碑”这样的诗句——

  麦积山

  清·王宽

  麦积通天栈,悬崖势仙垂。

  路盘七佛洞,龛蚀六朝碑。

  拓掌仙人立,登门石笋奇。

  寻幽探虎窟,为访杜陵诗。

  麦积山石窟保留的大量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普通大众的审美取向及对安宁、平和生活的无限向往。如:北魏前期造像魁梧雄健、后期则秀骨清俊,西魏时期造像俊秀清丽、北周造像温婉和淳厚,到了隋唐时期,以胖为美的观念也体现在了佛像艺术中,这一时期,造像整体呈现出体态丰盈、饱满圆润之态。

  麦积山石窟,是千年的艺术瑰宝,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在游览了麦积胜景之后,由衷地感慨了麦积山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题麦积山石窟

  李政道

  渭水天上来,麦丰积成山。

  雕塑甲古今,造物传万世。

  麦积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它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也见证着文明的传承。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十年过去了,麦积山依旧静静矗立于天地之间,不同的是,这个春天,麦积山成了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