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24/05/10/ 10:0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新闻发布会。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晋婷,嘉峪关市体育局局长陈学军,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玄奘之路(北京)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翼,甘肃行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子东,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新闻发言人周海龙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的嘉峪关,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新亚欧大陆桥中转重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体育事业,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了一批群众喜爱、影响广泛、参与度高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将于6月鸣枪开赛。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晋婷女士,嘉峪关市体育局局长陈学军先生,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玄奘之路(北京)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翼先生,甘肃行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子东先生,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晋婷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晋婷

  王晋婷:

  各位领导、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中国田径协会、甘肃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将于6月10日如期开跑。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和赛事组委会,向积极参加、关注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的广大跑友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嘉峪关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嘉峪关因企设市,因关得名,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居甘、青、蒙、新四省区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新亚欧大陆桥中转重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总面积1224平方公里,2023年常住人口32万,城镇化率94.67%,绿化覆盖率41.05%,享有“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城市名片,2023年获评新华社“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近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体育事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持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城乡体育健身网络,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等全民健身核心数据始终位于全省前列,打造了一批群众喜爱、影响广泛、参与度高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了14届国际铁人三项赛、4届航空滑翔节,以及全国机器人大赛、笼式足球国际邀请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一、背景意义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时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作为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加强同长城沿线城市深入沟通合作的重要载体,自去年首次举办以来,在充分挖掘长城文化、展示长城精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收获了宝贵经验,在赛事服务、赛事宣传、安全保障等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华体育健儿出征巴黎奥运会的奥运之年,嘉峪关长城马拉松再次火热开跑,以崭新姿态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与“团结统一、众志成城、坚韧不屈、自强不息、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长城精神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嘉峪关精神深度结合,为广大跑友呈现一场古老文明与现代时尚激情碰撞的马拉松品牌盛宴 。

  二、赛事概况

  本届赛事认证单位为中国田径协会,指导单位为甘肃省田径协会,主办单位为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为嘉峪关市体育局,运营单位为甘肃行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赛事主题为“不到长城非好汉,魅力雄关六月天”,计划于6月10日上午7:30在嘉峪关市体育大道鸣枪开赛,赛事规模7000人,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和家庭跑三个项目,其中马拉松1000人,半程马拉松1500人,健康跑和家庭跑4500人。马拉松男、女组别第1名奖金2万元人民币、第2名奖金1万元人民币、第3名奖金8千元人民币,前3名同时颁发奖杯、奖牌,4至100名按照奖金标准发放;半程马拉松男、女组别第1名奖金1万元人民币、第2名奖金8千元人民币、第三名奖金6千元人民币,前三名同时颁发奖杯、奖牌,4至100名按照奖金标准发放;所有跑友在关门时间内完成项目规定里程均颁发纪念奖牌,参与健康跑和家庭跑的,完赛后均颁发参赛奖牌、证书。赛事所有项目起点为雄关广场,赛道途经嘉峪关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嘉峪关南湖文化生态园、嘉峪关城楼景区等特色旅游区域,全面展现嘉峪关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同时,为确保赛事安全、圆满、精彩举办,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赛理念,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委会主任,市委分管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执行副主任,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组员的赛事组委会,严格按照中国田径协会有关要求,想跑友之所想,应跑友之所需,努力用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专业的保障,全面提升赛事品质和跑友参赛体验,确保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办成一场组织专业、安全有序、服务周到、体验精彩的精品赛事。

  三、配套活动

  本届赛事恰逢端午佳节,为切实丰富赛事内容,我们将以赛为媒,拓展赛事外延,注入长城历史文化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展示和商贸文旅活动,打造以赛促旅、以赛带商、以赛彰文的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新场景。赛事期间,参赛选手可凭号码布免费参观嘉峪关关城景区、嘉峪关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紫轩葡萄酒庄园等景区,参赛选手家属可半价游览,亲身感受嘉峪关初夏自然风光和厚重历史人文。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开展长城马拉松美食节、“梦想陇原”公益助残等配套活动,以体育为桥梁,全景展现嘉峪关城市形象、文化底蕴和钢城人民精神风貌,持续放大嘉马赛事综合效应。

  目前,距开赛还有30天,各项筹备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有序推进。我们坚信,在中国田径协会、甘肃省体育局和甘肃省田径协会的悉心指导下,在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社会各界和新闻界朋友们的关心支持下,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必将成为体育的盛会、跑者的节日、城市的名片。我们一定满怀诚意和热情,以细致的工作、周到的服务、完善的保障、热忱的笑容,让所有参赛选手体验一场热情、精彩、难忘的长城马拉松之旅。最后,衷心希望广大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聚焦赛事、聚焦嘉峪关,也欢迎大家一起踏上嘉马的跑道,感受嘉马的服务和温度,共享嘉马盛宴。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请问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有哪些新的特色亮点?

嘉峪关市体育局局长陈学军

  陈学军:

  非常感谢您对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一是赛事定位更高端,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作为全国首个以长城为主题的马拉松赛事,这是我市连续举办的第二届长城马拉松,就是想通过持续举办赛事向外展现嘉峪关城市品质、提升对外形象,并通过3-5年的努力,成为长城联赛系列赛事的核心IP,成为我市继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之后对外宣传的又一张新名片。

  二是赛道设置更科学,嘉峪关市地处亚高原,本次赛事赛道设置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1636米,比赛当天气温13-27℃之间,相对湿度14-20%,非常适宜举办马拉松赛事。 赛道覆盖新老城区所有区域,将全面展现嘉峪关长城景区、东湖生态景区、南湖生态景区,跑友在比赛过程中就能领略到嘉峪关独特的长城、烽燧、黑山、戈壁、雪山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

  三是体旅融合更多元,所有参赛选手均可凭号码布免费参观嘉峪关关城景区、嘉峪关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紫轩葡萄酒庄园等景区,参赛选手家属可半价游览,亲身感受嘉峪关的初夏时节自然风光和厚重人文历史。赛后终点为跑友设置免费号码布塑封服务,比赛完成可以塑封号码布留作纪念,同时为跑友提供烤肉、羊肉粉汤、杏皮茶等极具“嘉峪关风味”的特色补给。在完赛服务区,市书法家协会的老师们现场为完赛选手填写独具特色的完赛证书——请多“关照”,仪式感瞬间拉满。

  四是安全保障更细致,我们始终把赛事“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精准预判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全面排查整改存在的隐患问题。赛前进行“三个评估”:应急部门进行“赛事整体安全评估”,公安部门进行“社会风险安全评估”,气象部门进行“天气状况安全评估”,设置六重安全保障,即:一重裁判员队伍、二重青年志愿者队伍、三重民间公益特勤队伍、四重公安队伍、五重医护队伍、六重市属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志愿服务队伍,确保赛事实现零安全事故,保障参赛运动员生命安全。

  五是社会动员更广泛,比赛当天将动员发动全市广大市民4万余人,在赛道沿线集中开展系列群体活动展演,重点营造全城欢动、喜迎马拉松的浓厚赛事氛围,打造体育嘉年华,将全民健身、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元素融入赛事,彰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嘉峪关精神,形成“人人了解赛事、人人参与赛事、人人为赛事加油、人人为赛事贡献”的社会效果,将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嘉峪关站举办成为一届安全、圆满、精彩、有序、热烈、喜庆、文明的雄关体育品牌赛事。

  谢谢大家。

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我们留意到嘉峪关长城马拉松作为长城联赛的重要一站,能详细介绍一下关于长城联赛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吗?

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玄奘之路(北京)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翼

  刘振冀:

  当然,很高兴分享长城联赛接下来的几项重点规划。

  首先,关于嘉峪关站,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赛事主办方的合作,全力做好包装、推广和传播工作,确保赛事影响力和文化性的提升。

  其次,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举行北京站的新闻发布会,标志着长城联赛赛事的大家庭进一步扩大。在下半年,北京站的测线赛将启动,同时,我们借助北京站的“接力长城”模式,进入各大高校推广长城联赛,进一步扩大联赛的受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

  国际赛事布局,我们已经在2018年成功在南极长城站举办过一次南极长城马拉松,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举办的南极马拉松,2025年3月我们将再次在南极乔治王岛举办这一赛事。这将使长城联赛的足迹扩展至全球,提升其国际知名度。

  最后,关于积分体系,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另一大重点。我们计划在今年推出长城联赛的积分体系细则,并逐步实施积分制度,将各站赛事串联起来,增强赛事的连贯性和选手的参与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嘉峪关长城马拉松的跑者积分也将被纳入新体系中,确保积分制度的连续性和公平性。这一积分体系的推出,标志着长城联赛向更加专业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长城联赛正以积极的姿态推动赛事的国际化、专业化,同时注重与文化遗产的紧密结合,力求在体育竞技与文化传承之间架起坚实的桥梁。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所有跑者和文化爱好者共同见证长城联赛的成长与辉煌。

  谢谢大家。

中国甘肃网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在竞赛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对于赛事公益方面,有哪些提升?

甘肃行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子东

  程子东:

  2024嘉峪关长城马拉松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类赛事,组委会全面总结既往办赛经验,多次实地考察,同时就做好风险防控、应急处理、医疗保障、后勤服务等筹备工作进行了专业培训。同时,组委会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编制了赛事《总体方案》《竞赛组织方案》《安全工作方案》《应急处理方案》《医疗保障方案》等系列方案,全力以赴确保赛事安全顺畅。

  在嘉峪关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牵头领导下,在嘉峪关全体市民积极响应下,本届赛事在以下方面做到优化提升:

  一是参赛人数更广泛,截至目前,共报名 7130 人,马拉松项目971人,半程马拉松 1659 人,健康跑以及家庭跑共计4500人。其中,有来自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外籍运动员参赛;更有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北以及东南沿海城市的国内优秀跑者畅游雄关壮美。

  二是各种补给更丰富,本届赛事总计设置了21个饮水点,11个饮料点,11个补给点,10处海绵降温点,为运动员提供赛事保障,总计使用饮用水27000瓶,饮料13500瓶,香蕉140箱,乳瓜1200斤,圣女果1200斤,供选手赛道上补充体力。

  三是赛道服务更个性,在赛道沿线设置了定点机位、延时机位可记录跑者与嘉峪关“人景同框”的美好瞬间,引入专业照片直播作为赛事的增值服务,吸引参与者在各自社交圈内复制传播、交流互动,打造“关照完赛证书”,全面展示本地历史文化和旅游特色,供跑友收藏。

  四是赛事公益更暖心,今年赛事设置“梦想陇原公益跑”项目,邀请残障人士跑者,用行动呼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践行在全民健康之路上,不落下任何人。用“陪伴”“尊重”“融合”的态度展现嘉峪关长城马拉松的价值观,鼓励更多人关爱残障人士,通过马拉松引导跑者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谢谢!

  主持人:

  感谢程总经理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者进行深入报道的媒体朋友请会后联系省政府新闻办。

  希望各新闻媒体对赛事做好宣传报道,让所有参赛选手体验一场热情、精彩、难忘的长城马拉松之旅。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