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谷县巩川村 产业支撑更有力 和美乡村“底气足”

 2024/06/04/ 15:46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景春燕 张彬霞 赵军霞

甘谷县巩川村

产业支撑更有力 和美乡村“底气足”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张彬霞 赵军霞

  初夏好时节,万物皆盎然。5月30日,走进甘谷县安远镇巩川村玲珑小番茄基地,只见一簇簇西红柿挂满藤蔓,红色的果实鲜嫩欲滴,色彩鲜红光润,点缀在绿叶之中,长势喜人。基地里,工人们正分布在田垄间采摘成熟的果实,丰收的景象带来群众增收的希望。

  种植户巩全兵一大早就在下沉式夯土墙储热冬暖棚里忙了起来。去年,他承包了占地4亩左右的2座冬暖大棚发展玲珑小番茄种植产业。小番茄从去年12月份成熟后,可实现全年采摘、无限生长。“2座冬暖大棚今年预计产量2万多斤,年产值大概5万多元,效益不错,让人很满意。”算起经济账,巩全兵笑意盈盈。

  据巩川村党支部书记张冠平介绍,玲珑小番茄种植大棚是巩川村党支部领办,带动村内党员和农户共建的特色产业种植大棚。2023年6月,安远镇争取财政衔接资金300万元,建成占地43亩的下沉式夯土墙储热冬暖棚10座,其中的5座由巩川村党支部经营,5座由村里群众经营,预计年收益可达130万元以上。

  巩川村是2023年度甘肃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离不开产业支撑,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能让乡村振兴有底气,群众增收有盼头。

  一颗颗红彤彤的小番茄,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映红了巩川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巩川村,像玲珑小番茄种植这样的富民特色产业还有很多。

  近年来,围绕打造“甘味”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巩川村坚持党支部领办,统筹项目资金,动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通过引进甘谷县佳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以樱桃和珍珠油杏种植、养殖、垂钓、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张冠平说,目前,全村共栽植果椒1900亩,形成了反季节大樱桃、反季节蜜桃、食用菌、阳光玫瑰葡萄、玲珑小番茄等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真正实现了把资金整合在产业链上、把群众引导在产业链上、把能人聚集在产业链上,促进产业稳步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和美乡村建设赋能。

  张冠平告诉记者,巩川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推行“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争取项目支持,以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整合村集体、村民入股等资金,累计撬动合作社资金1800余万元投入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的“店小二”精神,全力以赴为产业合作社做好服务保障,2023年首次为入股村民分红4.2万元。

  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振兴的独特土壤。今年以来,巩川村又积极盘活农业资源和产业潜力,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以青少年研学产业作为“点燃”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挖掘机、推土车轰隆作业,工人们挥汗如雨,平整土地、埋设排污管道……连日来,在巩川村的村头,一个集乡村旅游、露营、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于一体的研学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这里将建成一个露营基地,有配套的商铺、小木屋,那边还要新建一条游客步道,直接通往研学基地。”张冠平信心满满地说,在“农文旅”融合中,巩川村正逐步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东,把产业发展的红利变成民生的福利,也变成和美乡村建设的“底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