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祁晓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我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统筹谋划、高位推进、狠抓落实,甘肃非遗系统性保护结出累累硕果。
截至2024年6月,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19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天祝格萨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8名;各市(州)共公布2211项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3425名市(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县(区)共公布5329项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8798名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省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全省认定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121家,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15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家非遗工坊入选国家三部委联合公布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先后组织举办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论坛、甘肃非遗大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暨甘肃非遗进景区展演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甘肃省主会场系列活动,并遴选优秀非遗项目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显著提升甘肃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总体上,我省非遗系统性保护越来越精细化,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中央及省级财政持续投入,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生产性保护成效明显,整体性保护工作取得进展,法治化保护工作进展顺利。非遗系统性保护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工作,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项惠民工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此,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将于6月10日至14日在庆阳市举办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开幕式、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展、甘肃省非遗购物节、“非遗+旅游”示范性活动、第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展示我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持续推进全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擦亮甘肃文旅名片,赋能文旅强省建设。
兰州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兰州太平鼓
近年来,兰州市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政策扶持,夯实传承基础,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保护先行。先后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形成以国家、省级代表性项目为重点,以传习所为阵地,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格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编纂出版《兰州市非遗丛书》,出版11册专著,取得非遗保护普查研究重大成就。
坚持传承筑基。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建设,建成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成为宣传非遗项目的主要阵地和窗口。设立44个传习所,培养和带动传承人上千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5个,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到42个、7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6人,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41人、113人。
坚持弘扬铸魂。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五进”活动。春节庙会、农民艺术节等重点节会活动中,表演类、技艺类非遗项目成为展示展演的主角。积极推进非遗“走出去”,兰州太平鼓、高跷获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太阳神鸟金奖。
嘉峪关
嘉峪关市非遗保护工作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公布了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3人。确立了地蹦子、霸王鞭、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烤肉等11个非遗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市级非遗工坊2个。非遗展馆免费开放,承载发挥非遗宣传、传承、保护功能。
近年来,嘉峪关市积极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专场晚会、非遗展览、文艺演出、公益讲座等文化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人次。为进一步强化非遗保护宣传推广工作,举办了省级非遗项目“嘉峪宝卷”“嘉峪关民间小调”传习培训班,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20余场,出版书籍《嘉峪关民间小调》,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喜爱。省级非遗项目“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获2023年第十六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创新二等奖、甘肃省文旅创新创业优秀奖。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嘉峪关市文化馆在《嘉峪宝卷》的传承基础上,新创编了《嘉峪宝卷》新卷——闫桂珍宝卷17个曲牌曲调,并开设民间文学传承实践班,广泛教授传唱,使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金昌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和“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金昌既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
三角城遗址的断垣残壁,可以触摸到先秦时代;蜿蜒曲折的御山峡,藏着丝路名刹;横贯于永昌县境内的汉、明长城,沧桑了时光……丝绸之路上遗留的文明,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昌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其中一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永昌宝卷、永昌曲子、节子舞等12项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金川剪纸、永昌花儿等59项被评定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金川月饼等82项被评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评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3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7人、市级107人、县级58人。扶持建成市级民俗馆1个、乡镇级民俗馆5个、非遗传习所7个,年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匠心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评选认定永昌地毯、金川刻字等4个市级非遗工坊,其中金川刻字非遗工坊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
近年来,金昌市不断健全非遗保护政策,实施非遗保护工程,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社火秧歌调演、小戏小曲展演、民间民俗艺术作品展等展示展演活动,让欢快奔放的节子舞、蕴含众多传说的永昌皮影戏走近群众身边,尽享民俗风味文化大餐。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深入挖掘以羊肉垫卷子非遗项目为代表的金昌传统美食,开发建设一批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为内核的旅游综合服务项目。培育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将永昌节子舞、永昌宝卷非遗项目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旅游产业,“非遗+”已成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力量。
白银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黄河战鼓
白银市位于甘肃东部,三原交汇,丝路贯境,大河中流。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文化重镇,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也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高扬程电力提灌区、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兰白经济圈的核心之地。
在这片古老而丰饶的土地上,黄河、绿洲与沙漠同在,长城、石林与红色资源共存。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白银市拥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多个门类5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21项、13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30人、297人。
这些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人民群众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民众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天水
公祭伏羲大典在天水市举办
天水,古称成纪,因“天一生水”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以太昊伏羲祭典、秦安小曲、武山旋鼓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天水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不断传承保护,源远流长。
近年来,天水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立、项目资金申报、传承人保护、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展演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50项、180项、550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59人、378人、1309人。省级非遗工坊10家,市级非遗工坊14家。非遗传习所70个,非遗企业63家,非遗传承基地15个,非遗陈列馆3个,乡村记忆馆20个,农耕记忆馆2个,秦安小曲文化交流中心1个。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04日【文化中国行】临夏砖雕非遗工坊:方寸之间雕凿大千世界
- 2024年06月03日非遗有声 唱响花儿——2024中国花儿大会开幕式侧记
- 2024年06月03日山丹非遗:时光沉淀下的绚丽瑰宝
- 2024年05月30日历久弥新的天水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