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如意甘肃·多彩非遗】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花繁果硕

 2024/06/05/ 08: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祁晓亮

  陇南

  陇南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陇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底蕴厚重,非遗分类中的十大类项目名录在这里都有传承,而且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陇南非遗保护成果显著,目前列入四级非遗名录的项目883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3个、市级267个,成功申报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79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名。陇南建成了包括市非遗保护中心在内,集收藏、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展示场所45个,建成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省级非遗工坊8个、市级非遗工坊10个。

  全市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全省示范性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举办非遗研学游、非遗小课堂活动10余次,开展非遗进单位近10次,邀请全市各单位职工参观陇南非遗馆。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形成,正在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临夏

中国花儿大会在临夏州举办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中国彩陶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西部旱码头”“大禹治水的源头”“古动物的伊甸园”“古建筑的博览园”等诸多美誉。

  这里有高山丘陵、急流平湖、丹霞石林等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有黄河三峡、“洮黄交汇”、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等众多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有占据十项世界之最、探秘地质变迁的和政古动物化石,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文化等璀璨厚重的历史人文,有举世瞩目的世界遗产炳灵寺石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世界地质公园,有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技艺、古建筑修复技艺等民俗风情和多彩非遗。

  近年来,临夏州通过不断健全保护机制、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推进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宣传展示水平等工作,非遗保护取得明显效果。截至目前,临夏州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人;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8项、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2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非遗工坊14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各类展厅、传习所等非遗场馆31处。

  甘南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多地舞

  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5年8月,出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和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截至目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州、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49项、192项、518项;加强了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名,省、州、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7名、334名、863名;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项,省级非遗工坊15家,并相继出版发行了《甘南州历史文化丛书》(共23册)、《甘南藏族民歌》(共4册)、《甘南州藏戏剧本集》(共3册)、《夏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梦幻香巴拉》《卓尼影像》等多部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宣教片,全方位展示了甘南州异彩纷呈、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兰州新区

  近年来,兰州新区统筹谋划、高位推进、狠抓落实,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兰州新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项目传承群体达千余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

  兰州新区大力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和融合发展,建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非遗传习所3个,非遗“振兴工厂”1个,民俗文化广场1个,推出非遗研学旅游线路2个,依托太平鼓舞、社火、锔瓷技艺、刺绣、蛋雕、东山转灯、锅庄等非遗资源,年均开展非遗展演,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军营、进展会、进商圈等保护传承活动200场次以上,年均服务群众30万人次。

  非遗资源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发非遗+文创8个系列、19类产品,带动就业近200人,多个企事业单位先后获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第一批甘肃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黄河兰州段优秀文旅产业带动项目”、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荣誉。

  兰州新区非遗项目逐渐融入现代生活,影响力与美誉度不断提升,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本文图片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