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感恩农民 汗水落地养苍生

 2024/09/23/ 08:58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周栋楠 安娜 葛强 杨贵智

感恩农民 汗水落地养苍生        

麦收时节好“丰”景

  礼赞丰收,致敬农民。

  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广袤大地上的农作物终于丰收啦!此时,田野间的一颗颗果实、一张张笑脸成了秋分最美丽的风景。而辛苦一整年的农民朋友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大家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

  榆中县清水驿乡清水村麒麟西瓜走俏浙江、广东市场;永登县虹鳟鱼、河蟹、鲈鱼、草鱼、南美对虾、罗氏沼虾喜获丰收;七里河区通过“桃园采摘节”、蜜桃品鉴大会等方式不断扩大桃产业知名度……今年以来,兰州市的农民朋友们用一个又一个丰收成果,书写了新时代农民丰收的诗篇,这些成绩单也赋予了今年“农民丰收节”不一样的底色。

  在这个以农民为主角的节日里,我们礼赞农民!致敬农民!进一步弘扬他们朴素勤劳、善于创造的宝贵品质,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带领全村人走好百合致富路的“当家人”

  ——访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上岭村党支部书记唐占福

唐占福

  初秋时节,走进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上岭村,一片片百合田郁郁葱葱,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希望。而带领大家走上这条百合致富路的,正是上岭村党支部书记唐占福。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种百合了,算起来有四五十年了。”唐占福回忆道。

  1998年,大多数上岭村村民们都是靠天吃饭、经济拮据。才20出头的唐占福瞅准了百合市场,萌生了经销百合生意的念头。“1999年年底,我在西果园镇的百合城租场地、冷库等,开始自己从事百合加工一体产销,把百合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我清晰地记得第一年一茬百合收了1400筐,按一筐50斤,每斤价格是4元到5元算,我赚了30万元左右。”唐占福回忆道。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市场波动、经营不善等一系列原因,2008年,唐占福经营的百合产业出现了很大的亏损,“当时清算完之后,我欠下了48万元的债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唐占福说,48万元放到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好在当时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因此自己也并没有消沉很久,他深刻地分析原因后,深觉自己在百合种植和销售方面还需要再沉淀、再学习。

  两年后,唐占福回到上岭村,竞选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刚上任的唐占福开始千方百计寻找百合的出路。前几年,由于干旱、土壤养分不足、种子退化等原因,百合种植面积缩小,产量降低。为了提升百合品质,他多次邀请农技人员,给村民讲解黄花病防治、种子繁育、合理施肥等技术,分析百合市场行情,坚定村民耕种百合信心。

  2022年6月,唐占福抓住机遇,申请了百合覆草保墒技术项目,获得资金80万元。“百合覆草一亩补助361元钱,这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种植的积极性。”唐占福的勇于尝试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在的收益。

  10月中旬百合即将开挖。唐书记自豪地说:“我们村的百合长势非常好,今年预计收成比去年好。”

  对于未来,唐占福充满信心。目前上岭村正在积极协调百合蛋鸡生产线项目,申请120万奖补购置蛋鸡设备。项目实施后将每年给村集体分红3万元,为农户提供鸡粪作为百合肥料,发展循环联动种养殖业。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上岭村的百合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新农人投身家乡农业发展挥洒不悔汗水

   ——访皋兰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魏凯婷

魏凯婷

  “让我们用创新、热爱、坚持,更好地走进农业,抓住机遇,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这就是我理解中新农人的使命。”皋兰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小接班人”魏凯婷如是诠释。

  今年22岁的魏凯婷大学专业是电商,毕业后毅然地回到了家乡皋兰县什川镇,这里是她新农人梦想萌芽的地方。“我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务农,我深知农民的辛苦,我想用我的所学让本地这些绿色蔬菜卖到更远的地方。”魏凯婷说。

  父亲魏公军是一名农业技能人才,也是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我父亲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科技改变生活’,农业也应该走上科技发展的道路。”魏凯婷受父亲影响,立志要成为一名科技型新型农民。

  2012年,皋兰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2015年又成立了兰州迈绿达农产品有限公司,把当地果蔬以更高的价格卖到了更远的地方。瞅准这一机遇,魏凯婷在大学期间选择了电商专业,立志利用互联网让本地果蔬实现“云上销售”。

  万事开头难,但热爱足以抵消所有辛苦。农产品的拍摄、宣传、文案、包装等各个环节,魏凯婷都参与其中,目的只是为了压缩成本,让农户有得赚。就这样,魏凯婷利用一部手机、一个视频、一场直播,将本地农产品售卖到全国各地,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也实现了她新农人的梦想。

  魏凯婷介绍道:“我们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吸纳更多的社员加入基地,通过引进新的品种提高农户的蔬菜产量。同时,我们基地的很多员工是当地村民,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当谈到接下来的发展打算,魏凯婷坦言:“科技的进步需要我们新农人不断学习,紧跟发展脚步才能与时俱进,例如在产品的包装和推广方面还要继续改进升级。同时,智慧农业的普及也很重要,我们基地还会通过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开展农业研学,农耕文化体验,开展农业试验项目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为本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农民的责任就是种粮 来年争取种植小麦1万亩”

   ——访永登县武胜驿镇种粮大户张万中

张万中

  张万中是武胜驿镇石门岘村村民,30多年来一直种植小麦,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90年代,刚刚成年的张万中就随着父亲种植小麦,经过几年的劳作,他从父辈那里学到了种植小麦的经验,并且还通过与农业科技人员的接触,学习科学种粮的知识。

  “在家种植小麦的那几年,每当有农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小麦种植,我就跟在技术员的后边,听他们指导农户如何选种、如何种植,如何施肥,如何防范病虫害。”随着种粮经验和知识的丰富,张万中掌握了一套科学种植小麦技术。

  2000年以后,张万中开始通过租赁村民的土地种植小麦,面积由刚开始的10亩渐渐发展到了100亩。“只有扩大种植、科学种植才能走上富裕的道路。”张万中说,近两年,随着武胜驿镇打造出万亩旱作小麦示范基地,他流转了5000亩示范基地的土地,全部种植上小麦。

  “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小麦亩产在500斤左右。”看着归仓的小麦,张万中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他说,种植一亩地小麦成本需要200元,现在一斤小麦收购价是1.2元,500斤就是600元,刨去200元的成本以及一些其他费用50元,每亩净收入350元,他今年种植了5000亩小麦,收入可达100多万元。

  张万中告诉记者,随着滴灌浇水、无人机施肥等科学的种植技术,小麦种植将告别靠天吃饭的现象,小麦丰收将成为常态化,种植小麦前景广阔。

  武胜驿镇农办主任冉云峰介绍说,张万中种植的5000亩小麦,平时需要十多人来除草、灌溉,播种,在收获的时节需要雇用百余人。张万中全部雇用当地的村民,每人每天支付150元的工资,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的愿望。

  “来年,我会继续扩大种植小麦,争取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采访中,张万中深有感触地说,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农民的责任就是种粮,只有种好粮,国家和老百姓的生活才有保障。

   让腰包鼓起来成为农民“丰收”新内涵

   ——访榆中县园子乡百合大户魏孔进

魏孔进

  临近秋分时节,榆中北山百合迎来采挖期,园子岔、上花岔乡的农户们刨出饱满圆润的百合,捡拾、去根、分选、装筐、搬运,勾勒出最美“丰”景。

  “百合产业改变了家乡的贫穷面貌,过去我们村贫穷落后,小伙子找对象很难,现在通过百合产业,连年丰收、年年增收,80%的家庭在城里买了楼房,家家都有小轿车,现在生活好了,日子有盼头了。”园子乡退役军人魏孔进正在他创办的蒲进盛源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车间里忙碌地收购百合。

  魏孔进告诉记者,6年前他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一家集百合标准化种植、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百合保鲜库6间,库容总计3600吨,建成真空包装生产线一条。合作社的百合生产基地面积达400亩,年采收百合稳定超过60吨,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利润总额超过70万元。

  “收成已经不再是难题,如何把农产品卖个好价钱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魏孔进坦言,现在百合种植产业借力科技种植、科学管理、电商销售,每年的收成不再是操心的第一要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卖个好价格。

  在魏孔进家的百合地里,记者看到,老魏的锄头落下,一个个白花花、圆润饱满的百合破土而出,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以前种植传统农业,小麦、马铃薯等。十种九无收,一年辛辛苦苦干下来,落下个糊口饭。近几年来,家乡大力发展百合,许多村民靠百合发家致富了。”

  进入新时代,在农民的心目中,“丰收”二字已经不局限于量的丰产,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丰收”新内涵。像魏孔进一样,如今在榆中县,百合种植户超过5500户,大家靠着百合产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安娜 葛强 杨贵智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