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入撬动大市场
——我省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海琴 通讯员 吴明鑫 吕婷婷
当前,人民对出行的需求已从基本的“走得了”转变为“走得好”,便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甘肃省政府适时出台《关于促进全省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发展的意见》,通过降低制度成本、放宽经营限制、推动资源整合、优化服务供给等系列改革政策,全面释放发展活力。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推动省政府改革政策落实,锚定提升行业“造血”功能,发挥政府资金引导撬动作用,以5000万元资金为杠杆,18个客运转型升级项目为引领,示范先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道路客运转型发展。
兴项目 促转型
今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遴选了18个政策契合性高、社会效益好、受益群体广的客货运输转型发展试点项目,目前18个项目全部开工并完成总投资80%以上,已完成建设部分功能区实现营业收入30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3.5亿元。全省将完成10个客运站的升级改造,改造成集旅游、物流、客运、商业、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后,每个客运站年收入将增加150万元。公交、客运场站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706个,每月将实现运营服务收入264.7万元。改造升级5个物流中心,智能分拣快递处理能力将达15000件/小时,对比人工分拣效率提升150%。
我省通过对客运场站综合开发、物流中心升级改造、新能源应用提升,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培育客货运市场新动能,增强运输行业造血功能。成县、泾川县汽车站已完成建设车辆检测站,检测能力达400余台/月,实现营收16.8万元/月;张掖汽车站优化功能布局、盘活闲置资产,自办进出口商品超市,年收入增加95万元。兰州公交集团建成74个双枪头充电桩,形成1500万元固定资产,预计每年营运收入达540万元,将有效改善经营困境。
重品质 良循环
无缝衔接、高效换乘是群众对现代综合运输最朴素的需求。酒泉市按照“一站五中心”的发展思路,整合城区现有3个汽车客运站资源,打造集高铁、长途客运、旅游服务、城市候机、公交、出租为一体的酒泉南综合客运枢纽站,配套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商业中心、运营调度中心、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和定制客运中心,项目已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各项服务功能陆续启用,群众多元化出行更便捷、企业多元化经营更有利,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临泽县,平川、新华、板桥3个乡镇客运站已投入使用。相较于转型升级前,改造后的候车大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标识清晰,座椅摆放整齐,为乘客带来了全新的候车体验。每座建筑面积1200㎡,站内修建游客集散大厅、商超、卫生间、司机休息室、小件快递存放点等功能设施,每个乡镇平均日发送旅客量1071人次,38个班次,每天带货270件,使城区与镇村更好地建立衔接,有效提高乡镇居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2024年,全省将新建或改造完成乡(镇)客货邮融合服务站60余个,日平均投递量预计1500余件/个,完成650余个综合服务点的扩能改造,通过客车改装带货,真正实现快递进村一日达,为农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优服务 打品牌
18个客货运输转型发展试点项目,如同一颗颗种子,正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有效促进和带动道路运输转型升级。
各客运站点通过优化客运站空间布局、扩展服务功能、探索“客运站+”等举措,不断提升客运站自我造血能力,激发甘肃客运新活力。引进6家快递企业和金花寨小米厂、张掖圣泉矿泉水厂、茂生中药材加工公司等6家农特产品公司,各综合服务站在具备乘车功能的基础上,同步提供快递物流、特色农产品销售、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创新打造“客运+特产”“客运站+商业”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张掖以“客运+旅游”为导向,搭建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客运场站盈利模式。张掖汽车站新开通的旅游专线累计发送游客8000人次/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万元/月,较2023年同期增长50%;张掖客运中心站推出“踏寻红色足迹、探索科技奥秘”等研学旅行线路18条,共接待中小学生3万余人次。
从“站到站”到“门对门”,定制客运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出行模式,乘客只需轻点手机,便能享受到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全省13个市州、45家企业开通定制客运经营业务,80余条定制线路串联起城市的脉动,800余辆定制车辆穿梭在街头巷尾。在推动高速发展的同时,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更注重规范发展,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先后制定了《甘肃省道路定制客运服务管理办法》《甘肃省道路定制客运服务指南》,持续规范经营服务。统筹350万元,推动全省定制客运车辆全部接入动态监控系统,配备手持安检仪,统一定制客运标识标志,做优服务、做强品牌。
路虽远、行则将至。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将坚持行业推动、市场主导、系统谋划、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原则,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更实的工作措施,全面激发道路运输企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道路运输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9月11日兰州生态创新城加速打造甘肃省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 2024年07月24日甘肃省出台《意见》 构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道路运输体系
- 2024年01月16日“点绿成金” 兰州新区绿色金融助推产业转型发展
- 2023年05月22日甘肃省印发意见 鼓励道路客运企业加强市场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