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交出暖心答卷
搬进新家园 乐享新生活
陈 海 宋红斌
入冬前,临泽县蓼泉镇蓼泉村村民谷爱平一家搬进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新房宽敞大气、整洁明亮。最重要的是从此“告别”生炉子、烧热炕取暖的过冬模式,开启冬暖夏凉的轻松生活。“以前冬天生炉子、烧炕,两手脏乎乎的,还只有一个屋里热,没炉子的屋里冰窖似的。现在的新房子哪个屋里都热乎,不担心感冒,真是好。做饭、洗碗、洗衣服随时有热水,还不用提水倒脏水。”69岁的谷爱平乐得合不拢嘴,她没想到农村的老房子住了一辈子,到老了还能享受搬迁政策,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暖气房”。
2024年,蓼泉镇按照“前有花园、中有菜园、后有果园”的建设思路,在蓼泉村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一期根据不同人群设计新建27套房屋,分88平方米和55平方米两种户型,并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广场、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为群众打造了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新家园。“新家是地暖,家里有卫生间,晚上起夜方便又暖和,我和老伴不再为冬寒而发愁。我们再置办些东西,等姑娘回来好好过个年。”喜迁新居的王银花喜笑颜开。
民以居为安,民生居为先。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部署,结合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实施,以“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为目标,聚焦打造宜居家园、创优服务水平、培育特色产业、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集合“人、地、钱”三个要素,着力解决“原有住房何时拆、拆了以后怎么用、原有耕地怎么办、基础设施咋配套、各类政策如何落实”五个问题,全力推进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一排排整齐规划的房屋,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一个个设施齐全的新型村社,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住新房,喜洋洋。这两天,高台县南华镇成号村村民赵翠芳忙着给自家的新房打扫卫生。2024年,赵翠芳借助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在村上的集中安置点修建了一套80平方米的新居,前后带个小院,温馨又敞亮。“这次的新建房享受10万元补贴,还有5万元贴息贷款。趁着政策好,赶快住新房,享受美好生活。目前装修已结束,家具家电也购置齐全,打扫完卫生就可搬迁入住了。”即将入住新房的赵翠芳心里喜滋滋的。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是惠民生、保安全、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为确保搬迁工作高效开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线督,多次调研部署,靠前调度指挥,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高效率推动。建立市、县、乡(镇)三级领导包抓机制,实行定期报告、通报制度,采取领导小组会、专题会和实地督导、约谈提醒等方式,加强分析研判调度。
县区政府切实落实搬迁主体责任,压任务、提速度,通过常态化开展督导、下发提醒函、约谈乡镇负责同志,倒逼搬迁重点工作高效推进,为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奠定坚实基础。近3年争取到位财政补助资金24.771亿元,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24771户,搬迁总量全省第一,三年搬迁量占全省三年搬迁的22.82%、占全市五年任务24695户的100.31%,取得了“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阶段性成效。
组织、住建、财政、教育、民政、残联、退役军人等部门结合实际出台《加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统筹整合资金支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若干措施》《加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落实民政救助帮扶政策支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最大化、最优化惠及搬迁群众,推动搬迁工作顺利开展。2024年全市搬迁任务1626户,至目前,涉及集中安置的23个安置点全部完工,完成搬迁安置1582户,安置率97.29%。
围绕“搬迁谁”,成立搬迁范围和对象认定专责工作组,统筹市、县力量,组织多轮次摸排,通过精聚焦、准定位、建档案和严格户申请、组评议、村公示等程序,三年完成对象认定29756户。围绕“往哪搬”,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五好”要求,将安置点向县城、产业园区、集镇、中心村等交通便利、产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布局,建设安置点88个,提前公示住房户型、价格,及时公布政策、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等情况,最大限度满足搬迁群众购房需求,集中安置15576户。结合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四化”建设,争取6.08亿元资金,用于水、电、路、暖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架设路灯、种植苗木;整合1.48亿元资金,建成学校4所、康养服务中心5个、医院1个、卫生院5个、公交站点5个、便民市场3个、党群服务中心7个、文化广场22个、养殖小区16个。
通过“产业就业稳一批、公益岗位吸一批、技术培训带一批、自主创业扶一批、外出务工转一批、社会保障兜一批”加大搬迁群众创业扶持、就业引导,持续壮大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种植业和肉奶牛、现代肉羊等养殖业,促进产业向安置点周边集中,解决近7000名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扩增物业服务、卫生清扫等公益岗位为困难搬迁群众提供就业保障。对4000余人开展畜牧、电工、农业、焊工、厨师、计算机、瓦工、服务员、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完善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制度,强化搬迁群众后续服务,人社、教育、民政等部门及时跟进搬迁群众社保、就学等服务及困难群众帮扶。创新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层治理“1+3”共建共享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宣传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五到”和助学、助医、助困、助业、助购“五助”活动,为搬迁群众营造“入住新家园,开启新生活”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06日张掖:织密“医保网” 托起“健康梦”
- 2025年01月06日张掖市“两重”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 2025年01月06日张掖市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 2025年01月06日做响“牛品牌”——张掖牛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