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动画与文化的激情碰撞
郭心悦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在影片风格上独树一帜,票房成绩更是十分亮眼,引发了全民观影热潮。《哪吒》系列影片中,巧妙融入了诸多甘肃元素,让我们一同回味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
在《哪吒》系列电影中,甘肃文化通过马家窑彩陶罐的融入得以生动呈现。这种跨界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典范。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年。1924年,马家窑文化首次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被发现,因此得名。马家窑文化以其发达的制陶技术和精美的彩陶纹饰著称,是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一。其代表性文物——漩涡纹彩陶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美的纹饰闻名于世,陶器多用泥条盘筑,陶色以橙黄为主,常在钵、碗、盆等器物内部绘彩。考古发现,部分陶罐底部有烟炱痕迹,证实其作为炊煮器具的实用功能。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所用的酒罐正是以马家窑彩陶罐为原型设计的。影片将这件远古炊具转化为太乙真人的酒罐,以幽默的方式拉近了观众与史前文明的距离。这种设计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视觉层次,更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哪吒2》中,土拨鼠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土拨鼠操着一口浓重的西北方言,说出了诸如“以前我就是低调!”“尕娃狂滴么边!”等充满西北韵味的台词,引得观众笑声不断。
《哪吒》系列动画电影不仅是一部热血沸腾的国漫,更是一场地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惊艳碰撞。影片巧妙地将地域元素融入其中,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特别是这些元素的融入,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与剧情、角色完美融合,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为国漫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哪吒》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动画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出更具特色和魅力的作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灵感,用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15日【视界】甘肃省惠民观影促消费活动——共享光影盛宴的双赢探索
- 2024年10月23日【视界】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穿越千年的文化交融与传承
- 2024年06月20日【视界】《简牍探中华》之《居延汉简》——勾勒汉代边塞生活画卷
- 2024年06月20日解锁“兰小五” 解读一座城 新文创IP打开兰州市博物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