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
穿越千年的文化交融与传承
阮青
《敦煌遇见绍兴》是由甘肃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袂出品,敦煌拾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倾力摄制的人文纪录片。该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以来,持续获得业界和观众的好评,并引发热议。
该片围绕敦煌与绍兴这两座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城,从石窟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及文化传承等视角入手,深入挖掘和剖析两座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因,深情回望千年文明历史,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发掘出彼此奇妙的历史文化交集。通过实地探访、文化访谈、情景戏剧、古今人物互动等影像化手段,从新的思想维度,激活了观众的文化记忆。
“双城”的碰撞与对话
《敦煌遇见绍兴》开篇就聚焦“石窟文化”,展现两座城市的石窟艺术成就,窥探中国石窟艺术的多元面貌。1600年前,敦煌僧人昙猷从大漠出发,到8000里外的会稽郡,也就是现在的绍兴,修习佛法,两座城市千年的互动与碰撞由此展开。同时,两地的僧人与工匠们,也创造出一南一北、风格迥异的石窟艺术。敦煌地处沙漠,佛像制作就用木胎泥塑,再以彩绘传神;而绍兴大佛则顺着采石遗留的山势而凿,如绍兴柯岩的唐代弥勒石像,悬于凌波之上,似被包裹在巨大的石茧之中。不论是敦煌的莫高窟还是绍兴的古纤道、古石宕,都同样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汗水,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共同塑造出一个石窟艺术世界。
随后,纪录片引领观众走进敦煌和绍兴的“书法艺术世界”,通过对比展现两地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实现了敦煌与绍兴跨越千年的书法对话。汉字,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字。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中华文明延绵至今,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汉字与书法的传承。敦煌的“草圣”张芝,绍兴的“书圣”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王羲之称赞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弗及也”,敬慕之余,王羲之也延续了张芝墨池的传统。这部纪录片中,不论是王羲之对张芝的遥赞与承继,还是敦煌经生们对“二王”的追捧,都可以从中洞见南北书风的兼容互动。
纪录片中,文学世界的敦煌与绍兴,以山水为媒,两座城市,两条诗路。一个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一个是中国边塞诗的主阵地。该片通过对两地诗词文化的深度溯源和挖掘,展现出中华诗词之美和背后巨大的文化内涵,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诗风,该纪录片在“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中找到了南北精神世界的通道和链接,它超越了地理的限制,呈现出诗词文学的至高境界。南宋诗人陆游虽一生未到敦煌,却常在诗词中以玉门关和阳关为意象,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诗仙李白既能在天姥山上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绝唱,也能遥望敦煌,抒发“长安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情。敦煌和绍兴,早已超越了时空的间隔,在诗歌的精神世界中相通,在历史的文化表达中交融。
文化的互通与共鸣
山水有别,文化无疆。敦煌与绍兴的相遇与相连,究其根源,不应该仅仅是历史的巧合与偶然。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城市之间地域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中华文明孕育、生长、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它们命运相通、文脉相连。因此,如何对承载着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成为纪录片深入探讨的核心命题。
影片中,无论是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还是对绍兴乌篷船、黄酒、越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自身文化的尊重、热爱和坚守。正如影片中所述:“藏有5万多件文献的藏经洞,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的中古档案馆,每一件文献的背后,都是深邃的历史和文化。”敦煌藏经洞中的《五印度用甘蔗造砂糖法》残卷,虽区区300字,却是目前仅存的蔗糖制作史料。正是这份残卷,引发季羡林对中印制糖史的研究,遂用17年的时间写出近80万字的《糖史》。据专家推测,这一份制糖残卷之所以出现在不产甘蔗也不制糖的敦煌,正是由于熟悉制糖法的绍兴人将其带到敦煌,而这在《玄奘传》里有详细的历史记录。这一卷残卷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古人的制糖方法,更是跨越时空和地域局限的先人智慧和文化传承。此外,对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研究,敦煌和绍兴也颇有渊源。
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甘肃敦煌和浙江绍兴,这两座看似在环境和距离上都相差甚远的历史文化名城,却被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古至今,上演着穿越千年的血脉交融与历史传承。《敦煌遇见绍兴》以数千年中国文化史为轴,以丝绸之路为引,通过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叙事手法,展现出两座名城的文化互通与共鸣。纪录片抛开单纯的实录,以丰富的手法和创新的观念、纯熟的视听、精美的画面打动观众。并在此之上,激发起观众对于文化融合与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持续推进文化创新实践,持续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已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又一重要使命。
《敦煌遇见绍兴》分集概要
敦煌和绍兴作为中国的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世人皆知,但极少有人了解这两座城市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彼此关系。
4集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分别从敦煌、绍兴的石窟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及文化传承四大板块入手,以数千年中国文化史为轴线,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深入挖掘两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用奇妙的历史交集和古今人物互动,唤醒城市文化记忆。
第一集《丝路双生》
敦煌与绍兴渊源深厚。
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从西域向中原、南方传播的重要节点,而绍兴新昌有中国南方仅存的南朝大佛。“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中国式审美的源头,正是来自南朝。
14世纪后,丝绸之路渐趋衰落,莫高窟停止开窟。
16世纪后,融汇儒释道精髓的“阳明心学”从会稽山破茧而出,成为复兴中华文明的新生力量。
第二集《书法双圣》
草圣张芝生于敦煌,书圣王羲之成名于绍兴。而王羲之一生心慕手追的偶像,恰是张芝。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终于练成连绵跌宕的“一笔草书”。草书的诞生,让中国汉字书写变成了一门独立的抽象艺术——书法。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里程碑,其艺术高度至今无与伦比。
从王羲之遥赞张芝,到敦煌唐代经生追捧“二王”,敦煌和绍兴的这场千年书法对话,犹如南北两城的一次热烈而持久的精神拥抱。南北书风兼容互动,共同铸就了中国书法的黄金时代。
第三集《山水之远》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中国山水画源起于东晋顾恺之,但魏晋至唐的山水画真迹鲜存于世。敦煌莫高窟大量的晋唐山水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空白。
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是东晋会稽人谢灵运。《全唐诗》中有451位诗人在会稽一带留下1505首诗作。吟出一条“浙东唐诗之路”。
巧合的是,在天姥山上纵情山水的大诗人,同时也是唐代边塞诗的主力军。《全唐诗》收录边塞诗两千多首,几乎撑起了唐诗的半壁江山,敦煌阳关和玉门关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第四集《何为故乡》
藏经洞中署名“山阴文人张俅”的文书面世,让一位晚唐归义军时期在敦煌任职的绍兴文士张俅浮出水面。直到88岁时,他还在敦煌开坛讲学,守护着中华文化的根脉。
会稽文人守护敦煌文脉的故事一直延续到当代。
先秦隶属会稽郡的杭州,是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和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故乡。他们身上融合了百折不挠的越人精神。
何为故乡?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说:“我心归处是敦煌。”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说:“如果真的有来世,我将还是常书鸿,还要去敦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20日【视界】《简牍探中华》之《居延汉简》——勾勒汉代边塞生活画卷
- 2024年06月20日解锁“兰小五” 解读一座城 新文创IP打开兰州市博物馆“新视界”
- 2024年06月14日【视界】感知文物的“深度”与“温度”
- 2024年06月07日爱眼护眼 守护“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