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34年,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17年,她用坚定的信念与无尽的爱心,开展罪犯心理咨询个案人数达900余人次,成功矫治的个案达80%以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兰州监狱服刑指导中心一级警长郑建华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我们走进郑建华,一起聆听她坚守在监狱这一特殊场所,用专业与柔情开展心理矫治工作,为罪犯打开救赎新生之门,诠释独特女性力量的故事。
攻心治本 重塑新生之路
“是您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这是一名罪犯写给郑建华的信,这封信无疑是对郑建华工作的肯定。罪犯李某刚入监时情绪低落,对未来充满绝望。郑建华发现后,立即对他进行心理干预,耐心倾听他的痛苦和烦恼,帮助他分析犯罪的原因和后果,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李某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积极投入改造中。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郑建华始终坚守“攻心治本”的理念,以专业、创新和责任为罪犯重塑新生之路。
耕耘心田 解开囚子心结
现年53岁的郑建华,1991年参加工作,2008年调入服刑指导中心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肩负着特殊使命的特殊园丁,郑建华深知心理矫治工作在监狱工作中的重要性。刚到工作岗位时,面对罪犯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通过心理测评、个案访谈、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每一位罪犯的背景、犯罪原因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郑建华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过去,积极规划未来。在她的指导矫治下,不少罪犯怀着敌对、怨恨的情绪而来,变成了带着笑、顺着心而去。据统计,郑建华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17年来,开展罪犯心理咨询个案人数达900余人次,成功矫治的个案达80%以上。
刚柔并济 打开尘封“心门”
作为心理评估与矫治工作战线上的老兵,郑建华在工作中,展示着非凡的女性力量,温柔的关怀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罪犯干涸的心灵;在面对罪犯的抵触和反复时,坚韧执着又像钢铁般不可动摇,从不轻言放弃。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强硬,而是刚柔并济,是在理解与包容中给予的希望。
“非常感谢郑警官,通过几次咨询使我的改造有了很大动力,我试着用你说的方法跟父母沟通,跟其他人相处。我现在踏实轻松多了,对争取早日减刑出狱充满了信心。”这是罪犯张某接受郑建华心理干预疏导后的感受。“僵硬、勉强、阻抗”,最初面对这些不利于咨询的局面,郑建华并没有急于使之改变,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使其倾诉内心想法,运用自我暴露和情感表达、共情咨询技巧和张某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让其体会到真诚与理解,缓解张某消沉的心态,逐渐将张某引向对亲情的理解和支持上来,愿意接受家人的亲情关怀和帮教。
默默“浇灌” 只待春暖花开
每当看到罪犯在她的帮助下逐渐打开心扉,积极改造,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郑建华便觉得一切都值得。“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面对的咨询对象很特殊,这就更加要求我自身的专业能力要绝对达到标准甚至超过。”郑建华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我要做的,就是默默‘浇灌’,只待春暖花开!”
如今,经她帮助过的罪犯,有的出狱后组建了幸福家庭,有的凭借狱中所学技能开启了新事业。这些新生的故事,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闪耀的勋章,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监狱女警平凡而伟大的坚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12日平凉市司法局:忠诚履职尽责 实干担当作为 为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 2025年03月05日“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省司法厅开展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
- 2025年03月05日甘南州玛曲县司法局尼玛司法所:草原深处的法治守护者
- 2025年03月04日以法律服务助力国防军队建设——酒泉市司法局与驻地某部开展军地法治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