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甘肃日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用好“两新”政策 激发消费活力》

 2025/03/19/ 08:0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李文慧

  服务再升级 释放新潜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文慧

  春寒料峭,家电家具市场却因“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加力而热潮涌动。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步推进,众多家电家居企业积极响应,在推出多种优惠措施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加入“换新”行动。

  家电销售的火热程度,在位于兰州双城门的京东家电体验店便可见一斑。商场收银台前,收银员周洁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跃:“自去年‘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后,我们的订单量增长了近一倍,现在几乎每笔订单都能享受政府补贴。”

  “我买的这台洗衣机原价4039元,商场优惠了200元,还能申请政府补贴700多元,算下来差不多省了1000元。”兰州市民马雯雯给记者展示订单,“新买的洗衣机不但带有烘干功能,还比我家的旧款更加省水省电。”

  为了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换新体验,商家也在不断升级服务。导购员咸惠介绍:“有些顾客对线上申请流程不熟悉,我们不仅会耐心讲解,还会全程协助办理,确保补贴顺利到账。”

  兰州市民孙先生最近通过“以旧换新”活动,更换了家里的电视和空调,直呼体验超出预期:“之前还在犹豫,但看到补贴力度这么大,算下来比平时便宜不少,商家的服务也很贴心,就果断出手购买了。”

  “‘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直接带动了商场的客流和销售额的增长,去年9月至12月,我们的销售额同比增加了约四成。”兰州双城门京东家电体验店经理刘成告诉记者。

  家居市场的“换新”潮同样火热。在兰州欣大雁滩家居商场二楼,导购陈璐正给客户介绍:“这个实木餐桌原价8600元,政企双补后只需6000元出头,还免费送货安装。”

  市民张佳已经是“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者。“去年买新床申请到了15%的政府补贴,省了1000多元。今年又给新房添置了沙发,原价5800元,政府补贴加商场优惠又省了1000多元,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今年,我们商场又有多家商户加入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实施企业名录,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商家和消费者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了。”商场客服经理王小兰说。

  “真金白银”的政策补贴,正在点燃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不仅推动了家电、家居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了实惠。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不断深化,家电家居市场的“换新”潮还将持续升温,将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合力通堵点 交通增动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借助国家的“两新”政策,兰州货车司机来银良更换了行驶10年的卡车。

  2014年,来银良购置了一辆重型自卸车,进入运输市场。

  “服役”10年,这辆货车越来越旧,维修养护成本不断增加。“去年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工,车基本上闲放着。”他坦言。

  来银良曾想过把车提前报废,以节省日常的养车和维修成本。但如果这样,只能卖个废铁价,自己打心底不情愿。

  2024年,国家发布“两新”政策,来银良果断作出提前报废车辆的决定。这一决定,使他不仅拿到2.6万元车辆残值,还获得4.5万元国家补贴。

  来银良只是因国家“两新”政策而受益的众多营运性老旧货车车主之一。

  2024年,我省交通、财政等各相关部门协同联系、精准施策,积极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截至2024年底,全省交通运输领域累计支付补贴金额达到1.5亿元。其中,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超过1.3亿元,资金执行比例排名全国第二。

  不俗的排名,背后是包括省交通运输部门在内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根据国家“两新”政策,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主要集中在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换两个方面。其中,由于数量多、涉及面广,老旧营运货车的报废更新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营运性货车属于大件商品,从办理报废手续到申报补贴资金,再到审核放款,比家电等普通商品的周期更长。从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这一时间节点算起,距离年底完成补贴工作,只有5个月,时间十分紧迫。

  工作进度必须加快。

  据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锋介绍,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车主享受到当年政策红利,《若干措施》发布后,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联合13个部门迅速成立了交通领域设备更新专责工作组,并对符合更新条件的车辆数量进行多轮摸底测算,明确补贴资金额度。

  2024年8月26日,我省组织9家省内重点商业银行和34家运输企业召开银企对接推进会,着力解决企业更新资金需求,为政策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2024年9月2日,甘肃省交通领域“两新”工作相关实施细则发布。

  2024年9月20日,甘快办APP正式上线运行交通运输领域以旧换新申报功能。

  …………

  与此同时,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指导各地交通部门组织人员积极走进货运企业、货场,通过多种方式向企业和车主广泛开展政策宣传。

  原以为2024年10月全省将迎来车辆报废及更新高峰,但现实是截至2024年10月15日,全省申报数量仅十多例。此时,距离年底政策到期只有两个半月。

  问题出在哪里?是企业和车主车辆报废与更新意愿不强吗?

  找出问题根源迫在眉睫。鉴于受益货车车主95%以上都是个体从业人员,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全省各市州交通部门主动与300名车主取得联系,了解申报意愿和堵点。同时依托省级运管平台,向9000名车主精准推送了交通领域“两新”政策信息,并开通3部省级热线电话。

  此举一出,效果立马显现。

  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货运科科长姚建亮说,热线电话从开通一直到年底,基本就没有断过,不少群众的顾虑和影响申报的客观因素也逐渐清晰。

  “首先是很多车主不相信有这样的政策。一些车主打电话咨询时,会反复询问政策是否属实。”姚建亮说。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人们担心车辆报废后,万一国家补贴资金额度已经用完,申请不上补贴资金怎么办?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2025年‘两新’政策会不会延续。”姚建亮说。

  还有车主担心,由于自己的车辆在相关货运企业名下,补贴款打到企业账户后,自己拿不到怎么办?

  …………

  针对这些顾虑,我省交通运输部门有的放矢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两新”政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与财政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络,让各地运输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全省整体申报进度,确保申报人补偿款项能够到位。

  为了便于车主掌握申报流程,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还将整个申报流程制作成短视频。针对一些车辆在相关货运企业名下的车主,交通运输部门还在甘快办APP上开通了“代领补贴”功能。对有些年审缺失的车辆,协调有关部门不再进行补审,直接进行报废。

  一系列积极举措,极大提振了车主信心,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两新”工作的开展。

  “刚开始不太相信这个政策。后来听说有人已经拿到补贴,又担心全省补贴资金用完了,就一直在犹豫。”回忆决定提前报废车辆购置新车前的情景,张掖籍车主史林仍然历历在目。

  2024年10月下旬,在与交通部门直接联系,并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史林抓紧时间报废了一辆已经运营11年的老货车,并出资25万元购置了一辆环保等级更高的新货车。

  “当时怕出错,申报都是在交通部门同志现场指导下进行的。”史林说。

  按照我省出台的标准,车辆及提前报废年限不同,补贴标准也不同。报废并更新一辆车,最高能得到14万元的国家补贴。11月初,史林顺利拿到了总额9万元的车辆报废及更新补贴。

  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让史林十分兴奋。12月初,他又提前报废了另一辆老货车,并以50万元左右的价格购置了一辆新车。第二次申报,史林获得了10万元补贴。

  “现在的车普遍比以前的马力大,而且配置高,开起来特别舒服。”史林说,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自己很难下决心“鸟枪换炮”。

  进入2024年11月,全省交通运输领域“两新”工作全面加速。

  “到11月中旬,日申报资金额度一度超过800万元。即使进入12月,申报还在继续。”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规划发展科科长王晓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货车达到3643辆,补贴资金超过1.3亿元。

  不仅如此,2024年“两新”政策发布后,我省在推进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同时,也在持续加力推动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换工作。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更新230辆城市公交车,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276套,到位补贴资金2000万元。

  王晓表示,随着“两新”政策的延续,2025年,全省交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将迈向纵深,进一步优化我省运输资源配置,助力行业加快实现绿色转型。

  “反向”可开票 正向来激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近日,兰州红安纸业有限公司通过“反向开票”方式,向出售废纸的个人开具了一张价值7.2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凭借这张发票,该公司可以按规定入账。

  “‘反向开票’解决了我们经常面临的‘第一张票’取得难问题。”兰州红安纸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亚莉提起之前企业遇到的“发票困境”感慨颇深。

  兰州红安纸业有限公司是兰州市最大的废纸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废纸供应商主要是自然人。虽然通过代开发票、开具收购发票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开票问题,但还是有不少供应商提供不了发票。

  “企业缺少‘第一张票’,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成本费用的凭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李亚莉说,“反向开票”政策,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什么是“反向开票”?

  一般情况下,由销售方向购买方开具发票,即常见的“正向开票”。所谓“反向开票”,即发票的开具流程与常规流程相反,由购买方向销售方开具发票。

  去年,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资源回收企业符合条件的履行完规定的程序后,可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资料,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

  今年,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甘肃税务部门通过全面落实“反向开票”政策,着力破解资源回收行业长期面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税前扣除凭证缺失等难题。

  “我们通过优化政策服务体系,降低了企业合规经营成本,推动全省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向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方向升级。”省税务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说。

  天水怡通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是“反向开票”政策的受益企业之一。

  过去向个人收购废旧物资时,因缺乏合法票据,企业既无法抵扣增值税,又难以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仅此一项就增加不少成本。

  “‘反向开票’政策推出后,允许资源回收企业直接向自然人开具增值税发票,代替了过去自然人代开发票的方式,采购成本和涉税风险大幅降低。”天水怡通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莫天华说。

  “反向开票”政策带来了显著效益。自然人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回收企业可灵活选择增值税计税方式、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等综合性政策,有效激发了全省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动力。

  据统计,我省“反向开票”企业已经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开具9000余份发票。全省资源回收行业产值及利税增幅均超过20%,废旧金属、废纸等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元。

  “我们将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优化开票额度管理,探索交易全流程追溯,以‘反向开票’模式,不断助力全省再生资源产业链发展。”甘肃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