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昝琦 伏润之 张富贵 苏家英 于晓明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李静
“五一”假期临近,盛金林在自家的农家乐里忙得脚不沾地,搭建舞台、装修包厢、布置庭院……
即将完工,63岁的盛金林感慨:“当初顶着不搬,差点错过升级发展的好时机。”
盛金林的农家乐原本位于嘉峪关市嘉峪关村一组,地理位置优越,高峰期吃饭的游客甚至需要排队。不仅如此,一组其他88户群众都依托景区,因地制宜做起了小生意。
然而,各类经营活动的背后,群众后续发展的局限却日渐凸显。
从地图上看,嘉峪关村一组横向将嘉峪关关城大景区“拦腰斩断”。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过去村民日常生活轨迹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相互交织影响,不仅对长城文物本体安全构成威胁,而且违建成片、阻断交通、违规经营,极大影响景区环境和游客的旅游体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长期得不到改善。

嘉峪关关城景区。图片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对此,盛金林也认可,“原来的农家乐只有800平方米,旺季想要多摆几桌却只能干着急。”
“既要算文物保护的千秋账,也要算群众生活的民生账。”2024年年初,嘉峪关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搬迁,说是容易办起来难。每一户群众都有自己的顾虑,有人思谋自己的住房问题,有人担心子女的就学问题,还有人因为习惯“抱着景区吃饭”,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忧虑。
盛金林属于后者,当工作人员首次踏入盛家小院时,迎接他们的是斩钉截铁的拒绝:“给金山银山也不搬!”这位农家乐老板的倔强,折射着整村搬迁最尖锐的痛点:舍弃“黄金地段”能否延续生计?
市郊区党工委书记陈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白勇连续三晚登门,推心置腹一起算总账、算长远账。
“旺季停车难问题制约了农家乐生意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会帮助大家寻找好地段,因户施策解决好后顾之忧。”
“景区升级后,客源更旺,生意不但黄不了还会更火。”
……
政策温度融化了思想坚冰,账越算越清,发展思路越来越明晰。最终,老盛最后一个签订了搬迁协议。
白勇说,面对搬迁,群众心中有顾虑很正常。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估时“前后一致、户户一致、人人一致”,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在白勇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每户的特殊情况。他介绍,按照每户的生活生产需要,我们制定了细致的工作方案,对搬迁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对拆迁政策、补偿结果等全部公开公示,89份补偿协议笔笔透明。
随着“一户一策”方案落地,89本台账摞成厚厚民生答卷:针对继续做农家乐生意的群众,工作人员陪同考察新地址;针对搬迁户子女就学需求,协调教育资源,确保无缝对接;针对搬迁群众就业,积极对接各行业用工要求,协调107名搬迁群众在工业园区及其他企业务工,引导23户搬迁群众从事运输、个体经营等。

盛金林家的农家乐主厨正在为客人烧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马伊星摄
“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我们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了整村搬迁安置、房屋拆除工作。”白勇说道。
搬迁不是句号。对于嘉峪关村一组的搬迁,工作人员还要“回头看”,通过回访了解大家有没有遇到困难,还有什么需求。
挑开门帘,白勇和陈伟相约来到了老盛新开的农家乐,大家相见,宛如故交。
老盛给两人细数搬迁后的变化:新店距离嘉峪关关城景区直线距离不到500米,2000平方米空间有个更大发展空间。“大家来了都说环境更好、档次更高,停车更方便。”
说起自己的多元化经营打算,老盛言语里满是自信。
“整村的成功搬迁,推动了嘉峪关关城景区环境的大幅改善,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70.9%,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历史极值。”陈伟表示,这场搬迁实践印证了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的辩证统一,既守护了文化遗产,更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天地。
【记者手记】
决心最重要 方法是关键
拆迁安置是一项政策性强、矛盾交织的“老大难”工作。嘉峪关市为何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嘉峪关村一组的整村搬迁安置、房屋拆除。嘉峪关市郊区党工委书记陈伟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决心最重要,方法是关键。
决心就是力量。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定看准了就抓紧干的决心,各级干部横下一条心来干,最终让群众下定决心搬,自上而下的改革决心与自下而上的民生期盼同频共振,便形成了势如破竹的攻坚合力。
有决心,更得讲方法。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坚持“补偿一个标准、测量一把尺子”,“一户一策”解决群众的个性化诉求,当干部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群众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没有打不开的心锁,只有没烧旺的炉火。当干事决心与治理智慧同频共振,以法治思维筑牢公平底线,用绣花功夫绣出民生温度,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奏响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双向共赢的和美乐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8日【强信心 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竞相发展勇争先——平凉市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4月24日兰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 2025年04月23日【强信心 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焕发消费新活力——平凉市促消费稳增长一线走访见闻
- 2025年04月21日从村民到企业,信用变“真金”——漳县“信用+”模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