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力,解就业之难
记者 郭晨阳 见习记者 张文睿
“扫这个码就能找工作吗?”
“对,你扫完码之后就可以选自己心仪的工作。”
近日,在永昌县城关镇西岚苑社区服务中心里,宝妈刘静紧握着手机,目光聚焦在一张印有“金昌就业”二维码的海报上。她轻轻一扫,几秒钟后,一份简洁的电子简历便跳转至附近一家超市的人力资源系统。两天后,她穿上崭新的工作服,站在收银台前扫码结账。“我的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想找个时间较灵活还能补贴家用的工作,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个平台能‘精准匹配’岗位,没想到这么快!”刘静的语气里透着难以置信的欣喜。
扫码就能找到工作,刘静的经历,正是永昌县“1221”创新就业服务模式落地生根的缩影。这一模式以“一个平台”为核心,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将就业服务从传统的“大海捞针”变为“精准投递”。而记者近日来到当地一场招聘会时,更直观感受到这种创新如何悄然改变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4月16日上午9时,永昌县人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一场大型招聘会在这里举办。不同于常规招聘会的严肃氛围,在这里,企业HR、人社工作人员都架起了手机开始直播介绍岗位需求。据了解,每场直播能吸引超1000多人次观看,后台同步接入平台简历投递通道,实现“观看即投递”。县人社局也会定期直播带岗、解读政策辅助就业。广场另一侧,劳务公司的展位前排起长队。与过去简单张贴招聘启事不同,工作人员手持平板电脑,现场指导求职者注册“金昌就业”平台。“我们和县人社局数据互通,企业资质、岗位薪资、社保明细全部透明可查。”永昌铭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洋说道。
这场招聘会仅是永昌就业服务工作的其中一点。2024年以来,通过“金昌就业”平台找到工作的居民已达6500余人。广场定期举办“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也带动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不断发展。这个看似简单的二维码背后,实则是集岗位发布、智能匹配、政策咨询、合同签约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平台根据求职者的居住地、工作经验、通勤需求等20余项标签进行AI推荐,企业端则能实时追踪简历投递动态。
线上精准匹配的高效,离不开线下服务的温度。在刘静居住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居民微信群推送“今日优选岗位”,遇到不擅长手机操作的老人,他们便上门指导。还会登记社区失业、就业困难等有就业问题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看我带着孩子不方便,专门筛选了弹性工作制的岗位,连面试时间都帮我和企业沟通好了。”刘静翻出手机里的聊天记录,记者看到社区群聊推送过27条岗位信息。这种“人社+乡镇+村(社区)+求职者”的网格化服务,让就业政策真正渗透到基层末梢,用细致的就业服务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14日【强县域 促提升】永昌县 首季经济实现“开门红”
- 2025年05月14日永昌县:千亩辣椒移栽忙
- 2025年05月13日永昌县金川西村:杏花飘香农家乐
- 2025年05月12日永昌县首季招商引资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