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省公交建集团环兰运营分公司锚定“服务群众出行、助力区域发展”的目标,以“安全、畅通、智慧、提效”为重要支点,努力提升清傅(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至安宁区傅家窑)公路运营服务水平,为畅通环兰骨干通道、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精准施策,筑牢安全畅通的“铜墙铁壁”
面对持续增长的车流,环兰运营分公司以“绣花功夫”织密路网安全防护网。融合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建立“潮汐车流”动态响应机制,在金崖南、忠和东等枢纽站点创新“固定+流动”人力调配模式,让高峰时段车道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车流如织却井然有序。加强“一路多方”联勤联动,与交警、路政、气象等部门共建应急处置“绿色通道”提供更深层的安全保障,在今年汛期高效处置突发事故10余起,实现“零滞留、零事故”的硬核目标,让每一位司乘的归途都充满安心。坚守“预防性养护”理念,构建“路基沉降-边坡防护-桥梁监测”三维防控体系,对高填深挖路段、隧道出入口、特殊桥梁等关键部位进行持续不间断监测,发现隐患第一时间联动养护队伍,快速布设应急设施、开展隐患治理,同步更新路况信息引导绕行,确保道路始终畅通。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运营的“标杆样板”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环兰运营分公司以科技为笔,勾勒智慧公路新图景。智能路侧系统成了“千里眼”与“顺风耳”—激光雷达、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路侧计算单元、网联通信系统协同发力,不仅为公众提供准全天候监测预警、服务区泊车引导等贴心服务,更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完成协同能力测试、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控制等前沿应用。感知系统、边缘计算系统、通讯系统三种传感器融合,实现250米范围内、0.2米精度的精准感知,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的互联互通在此成为现实。结合气候条件,积极开展沙尘暴、极端温湿度等环境下的适应性测试,为长途物流自动驾驶货运编队的安全落地积累关键数据。服务区的升级更是诠释了“智慧+人文”的融合之美。夏官营服务区打造“丝路驿站”主题空间,智能停车引导系统让泊车更便捷,VR丝路文化体验让司乘在休憩中触摸历史;“党员先锋岗”与24小时便民服务台随时待命,2025年累计为5万余名司乘解决应急医疗、车辆维修等难题200次,让科技的温度直抵人心。
提质增效,激活绿色运营的“内生动力”
将效率与安全贯穿运营全链条,环兰运营分公司积极回应司乘人员诉求,多方努力将清傅公路限速从80公里/小时提至100公里/小时,不仅缩短行程耗时、提升运输效率,更以更优体验吸引更多车辆选择,让道路利用率与通行量同步攀升。同时,针对榆中、甘草店方向路网交错易致司乘绕路的问题,专门设置远程指引牌与现有交通标识形成互补,减少无效行驶,既提升通行效率,又增加通行费收入。在降本增效方面,大力推行“一专多能”岗位模式,让收费员同时掌握简易设备维修、路况信息录入等技能,车流量低谷时灵活调配,减少冗余岗位,人力成本显著下降。在员工生活基地开辟“职工菜园”,运用智慧大棚种植技术为分公司200余名职工提供应时蔬菜,既提升土地利用率,也让成本“瘦了身”。

文化铸魂,培育特色服务的“金字招牌”
丝路文化的底蕴,是环兰运营分公司服务的独特底色,在项目公司的短视频宣传中,甘肃彩陶、黄河水车、榆中红色文化等元素跃然屏上;收费站里,“微笑服务五步法”用标准化手势与个性化问候传递温暖;夏官营服务区的“陇原好物”展示区,百合、枸杞等特产助力乡村振兴,让每一次停留都成为文化之旅。同时,为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环兰运营分公司积极构建“三维培养体系”,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消防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军事训练、业务学习、文明服务、安全排查等日常培训,筑牢服务保障基础,让“以司乘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

环兰运营分公司将持续深化“运营服务+产业融合”模式,在守牢路网安全畅通底线的同时,始终铭记“路畅人和”的初心,以更智能的管理、更贴心的服务、更绿色的实践,为社会和企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05日甘肃公交建集团与安徽交控集团座谈交流
- 2025年09月04日甘肃公交建集团卓合二期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
- 2025年09月04日甘肃公交建集团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以真情实举护航学子成长路
- 2025年09月08日甘肃公交建集团G571阿若项目:“四个聚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